踏入九十二之年的黃永玉,不像以往一般北京、湘西鳳凰、香港、義大利幾處走動寫生作畫或見見友人了。今年夏天,未能組成為他祝壽團隊遺憾至今,算起來已一年多不見老人家了。
忽然在陽光衛視見到他在訪談中出現,談往事講故人,生動自然趣味盎然中有好深的傷感,不由得坐直了身子,聚精會神的聆聽起來。
原來他講的是當年北京的大雅寶胡同,上個世紀一九五三年此地聚集了文化藝術界一流的人物,像張仃、董希文、李苦禪、李可染、黃永玉等,那真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文化薈萃才人輩出的風水寶地。
那也是黃永玉老師的黃金時代吧,螢幕上出現了一張黃家一家四口的照片,當時尚且不知黃黑蠻黃黑妮後來也成了天才畫家,更無法預料黃永玉的孫兒孫女黃香黃田秉承家學淵源;在祖父母及父母的薰陶之下已具第三代藝術家的雛形。
當年大雅寶胡同的畫家、教授、學者先後成了古人,如今健在的是當年年紀最輕的黃永玉,在他充滿感情且坦蕩有如閒話家常的敍述中,彷彿聽到胡同中李可染的胡琴之聲,看到大雜院幾家人走動,半夜書齋燈不滅的才子畫家;在那樣的時代,還不知世紀的風雨十多年後襲來,那麼耀眼的才華與青春,生命、鮮血、眼淚,交織成悲壯的篇章,黃老師講到那些藝術家的愛好品味獨特,講他們的眼光先進又真誠,那胡同裏的人與事,講來一如昨天那般清晰細微,娓娓道來聲色不動卻叫人忍不住垂淚,對於後來發生的事他寧願選擇遺忘,說那是一齣時代的大戲,只可惜票價太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