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部零售國債首日開鑼,雖然票面息大幅調高至3.45厘,惟昨日反應未見熱烈,不少銀行聲稱認購人數與去年相若,國債承銷行中銀香港(2388),則指與去年首日開賣比較,該行認購宗數減少近15%。
工銀亞洲、富邦、大新(2356)均表示認購宗數與去年相若,當中工銀昨日最大宗認購約60萬元人幣,又指分行雖未有出現人龍,但認為首日未能準確反映客戶認購實況。另外,銀行紛紛推出免手續費優惠吸客(見表)。
中銀:宗數較去年少15%
中銀香港全球市場副總經理梁偉基表示,該行首日國債認購情況與去年相若,當中總認購金額持平,但平均認購金額卻多近三成,申請宗數則減少15%,未有透露實際數據。他分析,投資者反應慢熱,因銷售期長達18日,「客戶睇定啲未行動住。」但無可否認人民幣滙率雙向波動,使客戶更加謹慎。
不過他對國債銷情仍然樂觀,認為由於今年票面息高達3.45厘,料會吸引不少散戶。惟被問到若果一旦不足額認購,他指出,多餘額度將由發行人財政部處理,作為分銷商的中銀香港則不用處理。會否由機構投資者接收餘額?他則表示不作評論。
他特別提到,IMF下周一將決定人民幣能否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傳聞有外資行擔心事成後,今年8月11日小滙改將會重演,即人行會撳低中間價,故昨日率先沽售,使離岸價急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