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開埠以來最昂貴的基建工程、耗資1,415億元的機場第三條跑道系統,工程費用較原先估算的845億貴近一倍。機管局昨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交代超支詳情,其中填海工程佔562億元,較原先增加200億元。而在8年前落成、以28億元興建的二號客運大樓,就預算花多5倍金額,約165億元擴建。
立法會跟進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將於下周二討論三跑工程開支。機管局昨向委員提交文件,披露開支詳情。其中填海拓地及海事工程開支佔最多,約562億元,包括288億元地質改良、259億元填料管理及15億元公用設施改道,較2010年第四季預算368億元大增逾5成。
文件又透露,機場島以北的填海範圍,四成位於廢棄污泥坑,狀態極不穩定,亦較周圍泥土鬆散。
擬聘顧問公司監察工程
現有的二號機場客運大樓在2007年耗資28億元興建,二號客運大樓原本主要功能只有出境,計劃要進行大規模擴建配合三跑啟用,改建後將變成一幢全功能客運大樓,包括出入境和轉機。機管局表示,會盡可能保留二號客運大樓的樓層,包括地基、地下結構、旅遊巴候車大堂及發電機、變壓房等設施。擴建後會在大樓兩旁加建附屬大樓,設置陸路運輸設施,及在地底興建旅客捷運轉車站。
不過有關工程費用亦要大幅超支,原本在2010年第四季估算整個擴建開支約95億元,但機管局去年3月最新估算飆升至165億元,包括57億元地基、地庫及結構工程,及多達66億元機械及電子及機場系統工程。其他多項工程亦超支,旅客捷運系統費用由61億元增至109億元,行李處理系統亦由45億元增至78億元。機管局表示,計劃聘請顧問公司為工程監察與核證,預計首份顧問合約明年展開,預計費用要1.84億元。
外界一直擔心千四億三跑工程會變成無底深潭的大白象,機管局多番表示會作出財政承擔,但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擔心,三跑鄰近港珠澳大橋人工島,但填海面積大四倍,工程難度高,有延誤及超支風險。
■記者黃偉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