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男女之間】
韓劇盛行,暖男頓成大勢,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時代經已過去。儘管每個人對暖男的定義都不盡相同,但大抵離不開體貼細心、善解人意及懂得煮飯,更有網民歸納為:情感上的暖,心理上的懂得。暖到入心,試問誰不動心?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的吳秀波及《橫道世之介》的主人公均是典型暖男,而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的都敏俊,更把暖意無限放大,荼毒萬千少女、熟女,就連身邊的女性朋友也大喊「韓劇是女人的AV」。暖男是萬千理想好男人的集大成者,跟「港女」一樣只是情感投射,不應反應過度,但作為一個男人,善解人意懂得煮飯,幾時都會加分。
暖男原是形容外表陽光的男人,近幾年才兼收了細心體貼的特質,在它誕生之前,這種男人早已存在,大多用「好男人」來形容。說到暖男何時冒起,2013年是一個轉捩點,韓國綜藝節目《爸爸!我們去哪裡?》大賣鐵漢柔情,還有都敏俊的細膩體貼形象,更是女生的頭號理想情人,也令hoon nam及hun nam(即韓文的暖男)一詞旋即變得流行。
韓劇固然是重要因素,但以約會大師自居的美國NGH註冊催眠治療師劉奇諾(Kino)認為,跟時代轉變也息息相關,「七、八十年代的女人多是家庭主婦,比較依賴男人,現在經濟獨立,除了物質上的追求,也要求情感上的交流。如今女生普遍喜歡一個了解自己內心的人,一個適時遞上暖包或紅棗水的人。」他又笑說,暖男應該是由女人「發明」,因為她們才會介意男人是否體貼,正如男人才會介意女人有沒有公主病。另外,科技進步亦某程度會令人缺乏溫情,尤其香港,急速的生活節奏容易忽略很多精神層面的東西,結果更加渴望被人理解及體恤。
暖男是理想情人,網上有人列出暖男方程式:任勞任怨、懂得煮飯、理解你的感受、了解你的習慣……為了取悅女性觀眾,這種男性形象常見於電影及電視劇裏,相比之下現實較少,畢竟每個人的性格脾氣都不一樣。時裝公關劉希信(Harold)是其中一位會為女生下廚的男人,他不以暖男自居,並說暖男不是一條方程式,「你可以參考別人做過的溫馨事情,啟發自己做一些事情去哄女生開心,但不必照辦煮碗,始終每個女孩也有不同的需要,總不能給討厭花的女生送花吧。」
女生:別想溫暖所有人
三年前的情人節,Harold為給女朋友Sonia驚喜,特意參加烹飪班,親自炮製晚餐。兩人在數月前結婚,Sonia憶起當時畫面仍說很sweet,「之前從沒試過,回家突然看到他在下廚,立即加分。」Harold會在重要節日親自為太太作料理,訪問當日也示範了一道pad thai,平日老婆離港時也會接機送機,也是她的暖水袋,大概符合部份暖男條件。記者向二人展示在網上及身邊友人蒐集而來的暖男評則,Sonia看畢後大呼Harold不合格,「這些舉動很像韓劇,裏面的男生都十分夢幻,例如當你覺得冷的時候,便會從後擁抱你。」她又說暖男是一個動作或畫面,然後讓你覺得那件事很溫馨,但很難定義一個人是否就是暖男,「暖男有很多優點,一個男人可能有其中幾項,已被人稱為暖男,最主要視乎女生是否受落。」
Sonia說很多女生沒看韓劇前並沒有這種想法,是事後才有,但Harold倒覺得這是正常要求,「以前的傳統是重男輕女,女人是照顧男人的角色,現在男女平等了,男人更應多做一些事情。」他又認為「暖」是雙向的,這樣大家會對對方更好,如果太單向的話很難維持下去,而且暖男也不是理所當然的。相反,Sonia則覺得暖男要恰到好處,對伴侶及女性朋友應有差別待遇,不用想着要溫暖所有人,「畢竟有些東西是太太或女友的專利。」
神枱級男神
暖男不是兵
暖男及工具人都會用來比喻那些對人無微不至的男生,前者是自然地做些溫馨的事,觸動對方內心;台灣人愛說的「工具人」則較功利、被動,亦即香港人所指的「觀音兵」。森美在電台節目《早霸王》中把暖男及工具人比喻成Uber及的士,暖男就如Uber司機,有水有電源有雨傘,在你想到之前已經提供一切。至於工具人的特點,有人總結為:平日不理不睬,有事才會聯絡;總是在寂寞或被欺負時才想到你;沒有正式的名份;凡事都要跟她說,但她甚麼都不跟你說;女生可以「甩底」,但你永遠不能遲到。
暖男二級制 言行大不同
雖說無微不至是暖男的優點,但也要恰到好處,對伴侶及女性朋友應有不同,以下的體貼舉動排名不分先後,只供參考。
微溫 對女性朋友
1. 逛街時,讓女生走在內側,避免女生被車或行人觸碰。
2. 入𨋢或進門時,多走兩步為女生開門。
3. 女生遲到時不應生氣,叮囑對方不用跑來,安全到達最重要。
4. 主動幫女生提重物。
5. 送女生搭的士時記下車牌,以防萬一,叮囑女生回家後給自己報平安。
6. 喝檸檬茶時幫女生篤檸檬,食牛扒時先替對方切好等。
7. 吃飯時會幫女生擦筷子,為對方夾喜歡的食物。
8. 如果下雨時只有一把傘,寧願弄濕自己,也不願意女生被雨淋到。
9. 耐心聆聽女生分享工作上的問題,並用心解答,讓對方豁然開朗。
10. 在人多或陌生地方時,會在廁所門口等候。
暖爐 對伴侶
1. 為女伴下廚。
2. 外出時,會主動牽起女生的手。
3. 冬天時,主動把女生冰冷的手放進衫袋。
4. 在特別日子提供適當照顧,送上暖包及紅棗水。
5. 生病時,買藥及食物探病。
6. 愛屋及烏,照顧女生家人。
7. 接機、送機。
8. 為女生按摩肩頸。
9. 主動幫女生綁鞋帶。
10. 知道女生不善理財,會有技巧地幫忙節省開銷。
記者:劉東佩
攝影:陳永威
編輯:陳國棟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