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樂好易:足球、健身與夢想的連結

體樂好易:
足球、健身與夢想的連結

健身訓練無疑已慢慢滲入不同的運動領域,因此一位出色的體適能教練也應提升自己,掌握不同運動類型的特點,例如參與動作的主要肌肉群、競賽時所需的體能元素、了解當中較容易受傷的身體關節及組織、運動時的力學原理及如何保持特定的身體姿態等等。要是健身教練能夠準備好以上功課,所提供的訓練對運動員應有很大的果效。
這兩星期,我開始為兩位港超聯級別的年青足球員提供健身訓練,他們的目的很單純,就是要提升自己的身體質素,確保其競爭能力足以對抗更高水平的賽事,甚至達到衝出香港的夢想。
從他們的錄影片段中,筆者幾可肯定他們在身體對抗能力、爆炸力及平衡力上均要多下苦工。再經簡單的身體成份百分比測量後,就更清楚知道兩人的左側身體相對較弱,上肢肌肉量也在平均以下,比賽時易被對手撞開、起跑時動力太弱、甚至時有出現射球及封阻後的姿態不穩等問題。

港運動員需自負盈虧

細問之下,明白到由於資源及地方所限,球會的恒常訓練只能側重「有球」的練習、團隊和小組戰術,以及大量的Foot Work訓練;針對體能及肌肉訓練只能留待運動員自己鍛煉。這種訓練模式確實難以令運動員有更大的進步,因此筆者會以一周兩至三堂的練習,先把他們的上肢肌力大幅度提升及矯正他們的身體姿態,以增加他們在空中爭球時的對抗及騰空能力。其次,會利用半圓球及普拉提床提升他們的平衡力及核心肌群穩定性。最後,為了要增強身體爆發力,不同下肢的高強度負重練習當然少不免,同時配合適量的伸展動作,以達到訓練的最佳效果。
香港的運動員大多是「自負盈虧」,想以運動成為自己終身職業的年輕人不多,能勇於面對自己的不足而主動去努力改善的就更少。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只要不放棄,總有出頭天!

隔周五刊出
撰文: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陳國雄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