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樹葉變黃金 日本老人村年賺千萬

【旅遊籽】樹葉變黃金 日本老人村年賺千萬

【旅遊籽:遊俠仗義】
被群山圍繞的上勝町,位於日本四國德島的中部,距離市中心約個半小時車程。偏僻小鄉村不過1,700人口,65歲以上的居民佔了一半,80歲以上的佔了兩成,當中有8人更已年過百歲。年輕人離鄉別井,老人自得其樂,天天埋首打理樹葉生意,由種植、上網接定單、採摘、精選葉片、清洗,及至包裝一律親力親為,輸出的樹葉佔市場需求量八成,難怪他們都說沒空生病。30年前的發起人橫石支二如今快將六旬,仍然滿腔熱誠,成立的公司招攬不少年輕人遠赴這個老人鄉,寓工作於公益。樹葉帶動經濟,年賺2億日圓(約1,300萬港元),同時編織了濃厚人情,讓這裏一直朝氣勃勃、處處歡笑聲。

上勝町位處海拔500至700公尺,總面積109平方公里,比兩個九龍還要大少許,當中85%是樹林和山坡。11月初來到,早晚涼風輕吹,中午時分陽光普照。這裏四季分明,老村民都說今年夏季特別長,令楓葉最近才轉裝。60年前的上勝町曾住上6,265人,都以種植蜜柑和伐林為生。80年代初日本進出口業蓬勃,蜜柑為農戶帶來商機的同時,伐木工人卻因進口木比日本自產木材便宜,紛紛轉行種果樹。誰料1981年2月,上勝町經歷了一場嚴重的寒害,果樹九成被凍死,白茫茫的山林就如鄉民的心情,了無生氣。那年,橫石支二才22歲,1979年大學畢業後便加入了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農協),以促進農務為目標,隨即就被派到上勝町擔任農業經營指導員,負責發展地方經濟。「我接手時,町內年輕人已幾乎離鄉升學和就業,勞動的都是老人,每逢雨季,町公所和農協就被一堆抱着酒瓶的大叔佔據。」今年已58歲的橫石支二,坐在辦公桌前跟我談起舊事,「那場寒害……哎喲,簡直是上天給我和鄉民的一場大玩笑。」

西蔭幸代 

78歲,摘樹葉19年。丈夫去年離世前,一直將所賺得的錢作為旅費跟他遊遍日本,後又用作其醫藥費。老伴去世後,樹葉生意讓她走出陰霾,積極活下去。

西蔭婆婆的工作室與家相鄰,牆上貼滿世界各地對樹葉生意的報道,因她樂意接受訪問,儼如代言人。

町內老人日常會自行駕車到超市購物,從事樹葉生意的村民就會自行運送樹葉到農協上勝町分支,再由該組織分送到客戶。

白色膠盒都由彩公司提供,上有barcode,老人將包裝好的樹葉放入內,送抵農協上勝町分支後,再以電腦掃描驗證,便代表自己已交貨。

佔八成市場 70%盈利回饋老員工

寒害過後,橫石支二勸鄉民轉種菜葉、香菇和根莖類野菜,亦有部份農戶自發養雞謀生。不過歲月不饒人,鄉民的體力逐年下降,不少依山而建的梯田被荒廢。1986年某天,27歲的橫石支二赴大阪青果市場交貨後,在附近的壽司店用餐,看到鄰桌一位婦人珍而重之地以手帕包起裝飾餐盤用的楓葉,還一直讚嘆樹葉之美,他忽然想到上勝町漫山的楓葉,腦內立即「叮噹」響了一聲。年輕人隔天就四出游說町內農戶一起採摘楓葉,自己則負責銷售工作,「那時根本沒人相信世間竟真的有『搖錢樹』,都以為我腦筋有問題,或以為我當自己是狸貓(日本有狸貓能施法的傳說)!」
老人的嘲諷不減他熱誠,橫石支二自掏腰包,帶鄉民長途跋涉到市內各式餐廳用餐,甚至邀請大廚到上勝町進行關於料理擺盤的講座,讓大家明白餐桌上葉片裝飾的重要性。點滴耕耘下,終於有四位鄉民對「樹葉變黃金」的說法產生興趣,願以採摘花朵和當時町內不足20款的樹葉作起步點,每10片一盒的葉片只售5至10日圓。同時,橫石支二繼續自資開創這事業,兩年間花光積蓄,既四出光顧知名的日本料理亭,學習各種花葉在擺盤上的含意和用法,又將大廚重視的季節記錄下來,以掌握每種樹葉出貨的最佳時機。「最難是進入飲食圈,因為每間餐廳都有已沿用多年的供應商,要他們接受全新、且由銀髮族經營的出品不易,那人脈關係建立了很久。」橫石支二仍清楚記得首年收入只有116萬日圓,輸出的葉片又常因大小及顏色不一、葉尖有折損和葉片被蟲蛀等原因而被退貨。走過挫折,吸收了教訓,橫石支二要求老人都要檢查自家出品的質素。其後,加入採葉大軍的鄉民逐漸增加,橫石支二於翌年為樹葉生意成立「彩(いろどり)」品牌,寓意四季樹葉多變的顏色及對町內老人晚年生活多姿多采的祝福。
如今這間位於上勝町溫泉會館內的「彩」辦公室,面積僅比課室大丁點,員工六人,就是橫石支二當年租用、為了解市場需求及宣傳町內樹葉的地方。1994年,樹葉生意的營業額首度突破1億日圓,來自日本料理餐廳、便當,還有和菓子生產商的定單越來越多。1998年橫石支二決定再走前一步,與電訊公司合作開發適合老人專用的電腦軟體,並為每戶裝設電腦。「彩」每天大清早便透過電腦發放公司接到的所有定單,每戶以「手快有、手慢冇」的形式點擊想接的定單,再按要求採摘樹葉種類和數量,最後於同日正午前運往橫石支二昔日曾效力的農協上勝町分支,由他們負責將樹葉運送到客戶手中。現時這個樹葉之鄉已有四分一的人口天天忙着採葉,平均年齡70,每年出貨超過320款葉片,包括楓葉、銀杏葉、南天竹、紫蘇、松葉、栗葉、柿子葉和竹葉等,佔市場需求量八成。每10片一盒的葉片售250至300日圓,「彩」年賺2億,5%會撥作公司的營運成本、25%歸予幫助運輸的農協上勝町分支,餘下的70%統統回饋那批勞心勞力的老員工,「由始至終,我也只想幫助這些老人家,自己倒沒想過要賺甚麼大錢。」

西蔭婆婆的故事於2004年被寫成書,書中還有她和丈夫的合照。

樹葉質素要高,每盒的顏色和大小必須相若,葉要完整,不能被蟲蛀,連擺位亦相當考究。

1998年彩公司為每戶老員工裝設電腦,並於每天清早透過電腦向他們發放公司接到的所有定單,每戶以「手快有、手慢冇」的形式點擊想負責的定單,再按要求採摘樹葉種類和數量。

婆婆採葉19年 賺錢旅行修祖屋

2007年,美國雜誌《Newsweek》日文版挑選了全球100位社會企業家,這位樹葉生意的幕後功臣就是其中之一。「橫石支二完成了許多人的美夢,既可賺錢,又可做善事,將是新世代的商業領袖。」《Newsweek》以此表揚他。重提獎項,橫石支二卻笑指自己也老了,總得為「彩」培訓生力軍,讓樹葉生意世代延續。於是五年前,他讓「彩」展開實習生計劃,招攬年輕人深入這個老人鄉,豐富彼此的人生,截至2013年11月,「彩」已接受了500名申請者,部份後來更移居上勝町。29歲的大𤀹悠喜大學畢業後,便離開遠在東京附近的故鄉靜岡縣,加入「彩」工作。能操英語的他,近年還將業務帶到歐洲各國的日本餐廳。踏入第六年了,他說自己無意離開,「祖母離世前,我做不了甚麼,現在能夠寓工作於公益,服侍老人家,很滿足了。」
今年78歲的西蔭幸代便是這名年輕人的好朋友,全靠他的教導,才懂得使用電腦接定單。西蔭婆婆於19年前加入採葉大軍之列,那時她是一間製高爾夫球運動服的工廠女工,收入微薄,見鄰居都在採樹葉,便加入一起賺外快。屋前的繡球花是她首次自家的出品,將朵朵小花折下,平鋪在小膠盒上,輕噴上水讓花在視覺上更新鮮,再包裝好。她笑言自己對花草樹木沒有甚麼深厚感情,倒是自從樹葉生意能賺錢後,自己便滿腦子想着要買種子種樹,摘取更多市場上需要的樹葉,「我從沒想過退休後要做甚麼,沒有樹葉生意的話,我應該是百無聊賴吧!」婆婆大笑着說。她的家已有300年歷史,住過數代人,來到她這一代才被百木圍繞。婆婆猜,自己在屋的四周起碼種了100款樹,她會按每種樹所需的光照程度,看準最適合種植的地方播種子,每天亦會謹慎地參照每種樹所需的水量灌溉,知識統統來自跟鄰居討論和翻書上網,層層叠起的筆記本上,都是歪歪斜斜的字。
兒女早離家工作,她一直以賺得的錢跟丈夫遊日本,從北海道至九州皆有兩人足迹,後來老伴患上腦梗塞,上落樓梯有危險,婆婆又花錢改裝家中梯級。去年丈夫離開,全靠樹葉生意,和「彩」員工不斷的探訪,才讓她逐步擺脫喪夫的切膚之痛。婆婆笑着指現在每朝睜開眼,便會打理樹木,然後準時開電腦挑選定單。日復日的訓練,見她輕易而舉地捧着一米半長的樹葉摘具穿梭叢林,手起刀落,樹葉隨隨飄下,婆婆捧着籃子彎腰逐一撿起,專挑外表優秀的放入籃,她慶幸自己筋骨依然靈活,無病無痛,「有時稍有幾聲咳嗽,便打算隔天到醫院去。但第二天一聽到電腦傳來定單的聲音,又會坐下挑選定單,咳嗽都忘記了!」

每宗定單都列明要求的樹葉種類和數量。

橫石支二今年已58歲,創立的彩公司只有6至7位員工,70%盈利統統回饋老員工。

30年前,橫石支二獨力建立樹葉生意,四出游說老鄉民一起採樹葉,曾被鄉民嘲笑妙想天開、腦有病。

橫石支二(左二)現時帶領約400戶鄉民,共同為樹葉生意努力。

傳奇拍成電影 被國際傳媒追訪

2012年,上勝町的「樹葉變黃金」傳奇被拍成電影,躍上日本國內影院的大銀幕,西蔭婆婆自告奮勇參加演員選拔賽,結果成為配角之一。雖做不成銀幕上的主角,婆婆卻成了多間海內外傳媒爭相訪問的對象,家前簡樸的樹葉工作室內,牆上都是她跟德國、法國、伊朗、泰國、台灣和日本等地記者的合照和報道,《蘋果日報》是她「集郵牆」上首間香港傳媒,婆婆那天捧着我的卡片笑得眉飛色舞,貼在簿上後就着我在旁留字。「我這等沒甚麼特殊才華的老人家,既能參加電影拍攝,又能不出門也跟世界接軌,都是樹葉給我恩賜。我希望能做到100歲才退休。」今年她決定將賺來的錢用作修葺祖墳和老房子,待下一代仍有祖屋可住,代代相傳。
臨別前,婆婆捧着平板電腦和我合照,那是她接收定單和平日上網娛樂的小工具。她說從前自己連手提電話也不會用,近年和鄰居都在社交群組上建立個人賬戶,作為人生筆記。執筆至此,我想起住在這條偏僻小鄉村中老人,他們無限的生命力和活力,心頭不禁一熱,仍覺感動。

上勝町不是旅遊區,只有不下10間小型民宿和溫泉酒店。該區85%面積為樹林,空氣清新之餘人煙亦稀少,村民生活輕鬆自在,難怪都長壽。

餐桌樹葉裝飾大意義

日本餐桌上,樹葉的角色十分重要,樹葉顏色除反映四季轉換外,亦帶有生生不息的祝福,有些更別具意義,例如南天竹葉,由於「南」的發音跟「難」相似,以之作裝飾便有解難之意。

部份老人亦喜歡相約一起工作,有傾有講。採訪中我便遇上已80歲(右)和70歲的老人家,專心工作的同時不忘說笑。

老伯伯把巨型竹葉逐少放入機器中,剪裁出我們常見、伴隨壽司的葉片裝飾。

村民手上拿着已變紅的柿葉,每10片一盒,每盒售250至300日圓。

臨近聖誕,竹葉裝飾需求大,他們便接到3,000塊的定單。

上勝町今年夏季特別長,至今還有綠色的楓葉供應。

日本人認為松葉帶健康長壽和富貴吉祥的祝福。

南天竹在日本有解決難題之意。

銀杏葉在日本很流行,有擋災禍之意。

TRAVEL MEMO

簽證:持特區護照或BNO均免簽證
機票:香港直飛大阪,單程$780,未連稅。 http://hkexpress.com
匯率:1日圓約兌0.063港元

鳴謝:香港快運航空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許政
攝影:伍慶泉
編輯:謝慧珊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