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命運彷彿不由我!擁有一雙大眼睛、樣子娟好的阿芷,4年前、25歲花樣年華,卻與噩運交上。開工期間突然昏迷,一睡便三天。蘇醒後,下半身癱瘓,雙手只能輕微郁動,醫生指她腦幹梗塞。回想4年來,家人從沒在她面前流過一滴眼淚,只有無盡的鼓勵。阿芷今天重新振作,以行動答謝家人。剛獲配的公屋單位,待裝修後便可入住,她期待獲贈家電完善新居。
記者:梁偉權、劉秀蘭 攝影:梁偉權
現時住私營安老院的阿芷(29歲),在全是長者居住的院舍內顯得格格不入。過去的一年多,她坦言每天生活枯燥,只是對職員說話和看電視,但總比在病發後的半年在醫院留醫時來得自由。
家中排行最大的阿芷,中五畢業後,到貿易公司當文員。有一弟一妹,26歲的妹妹同樣與她做文職,年僅10歲的幼弟仍讀小學,三姐弟與同任保安員的父母相處和諧。
2011年1月某天,臨近收工準備執拾的阿芷,突然感到天旋地轉,伏在辦工枱上休息,其同事看她良久不動,又已過下班時間,拍她又不醒,遂召救護車將她送院。阿芷依稀記得當時仍有知覺,不過手腳無法動彈。住院三天後醒來,阿芷命運改寫。
阿芷雙腳自此無法站起來,雙手經物理治療後才恢復部份知覺,她深刻記得初期在病床上,她無法說話,僅能用眼神與母親交流,痛苦外人難以明瞭。其後經言語和物理治療後,她雙手才能恢復部份能力,及已可講話。醫生告知她患腦幹梗塞,有如中風般,血液輸送不到腦部,又指她對於康復不要抱太大期望。
心灰意冷的阿芷,一度封閉自己,即使友人欲探望,她也要求妹妹代為拒絕。她當時心想:「自己都接受唔到變成咁樣,怕人探我時問我點解。」至於當時有否拍拖,阿芷在訪問中不欲多提。
留醫半年,她遷到中途宿舍,那年是她人生轉捩點。在宿舍內,阿芷接受連串訓練,雙手已可輕微郁動拿物件。眼見宿舍內的院友有年輕人,且有身體殘障,仍積極做治療,又經院友開解,讓她振作起來,「件事發生咗,唯有接受,唔開心都係咁過」。她最感動是家人4年來的支持安慰,沒在她面前流過一滴眼淚,讓她堅強面對巨變。
由於中途宿舍有居住期限,她無奈搬到安老院,直至最近獲批公屋單位,且獲社署批准聘用外傭照顧,她驅動着輪椅走到正裝修的單位,準備迎接新一天。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派出關顧主任了解「阿芷」的情況後,得悉她無力購置家具及電器,正協助她籌措購置費用,盼善長伸出援手,助她重過新生活。
「阿芷」暖流編號:C4018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 http://bit.ly/facebook_adcf
蘋果基金YouTube頻道: http://bit.ly/youtube_adcf
蘋果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如捐款至指定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捐款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日報》亦捐出1%盈利予基金,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