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比較】
財政部零售國債票面息高達3.45厘,遠較兩年期人民幣定存為高,料可吸引不少已持有若干人民幣的投資者;不過如比對幾乎「零風險」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國債的值博率似乎仍「略輸一籌」。
iBond未來派息或低於3厘
iBond是追縱本港通脹率(CPI)派息,7月底時,政府公佈的2017年到期iBond第2個付息息率為3.68厘。惟在經濟放緩下,通脹亦從年初高位逾4%,放緩至近月不足3%,反映未來iBond派息或低於3厘,但以其近乎「零風險」的性質而言,這回報已是相當吸引。
至於零售國債,早年十分吸引散戶眼球,因可賺取人民幣升值回報之餘,又獲高息,可財「息」兼收。惟在人民幣近年貶值風險遞增下,回報已逐漸遭到蠶食。國債今回驚喜地高息,無疑增加吸力,與iBond的風險回報有所貼近。中銀香港(2388)全球市場副總經理梁偉基表示,財政部是次債息確實很吸引,不排除整體回報較iBond為高。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亦指,隨着本港經濟及消費放緩,iBond息率未來要維持3厘或以上會有困難,單從今次息率看國債較吸引,但提醒投資者要考慮滙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