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意見】
中央在2003年推出「東北振興計劃」,以大量財政補貼國企。2003年至2012年,東北經濟年增長超過12%,大幅領先全國。至去年起,東北形勢急轉直下,淪為增長最低省份。今年第三季,遼寧GDP增速為2.7%,排名墊底;黑龍江GDP增速為5.5%,排名倒數第三;吉林GDP增速為6.3%,排名倒數第四。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向本報表示,「東北經濟困局不是孤立現象。」整個中國經濟正轉型,由於東北地區的市場化程度最低,因此受最大衝擊,是現時中國經濟問題的集中反映。
大拆大建反影響發展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則向本報表示,「之前的東北振興計劃,實際上是大拆大建,將資源投放原本應被市場淘汰的國企,以及鋼材、水泥等嚴重產能過剩行業,反而阻礙民營經濟發展。」一旦全國房地產市道放緩,就無以為繼,出現斷崖式下跌。
今年起,習近平、李克強多次赴東北救亡,習近平7月在吉林表示,要求東北經濟再振興。曾擔任遼寧省委書記的李克強4月曾表示,東北經濟讓他感到「揪心」。中央正在制定新一輪東北振興計劃,但胡星斗對東北經濟危機能否解決,不表樂觀。他認為,當地官員思維落後,崇尚國企的計劃經濟,不適應市場經濟和法治。除非對國企的所有制作改革,否則經濟困局難以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