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過去曾重金聘請不少外國教練,亦試過以本地教練領軍,當中有成功有失敗;論實績,以包勤(Frans van Balkom)、郭家明、曾偉忠及金判坤,為港足踏入職業化後最成功的教練。
包勤領軍曾出線世盃外
7、80年代,本地足壇人才輩出,荷蘭籍教練包勤在1977年領有郭家明、鍾楚維、劉榮業及黎新祥等的港足,成功在世盃外擊敗新加坡,首次出線亞洲五強賽,可惜之後全敗出局,但已寫下港足歷史新一頁。
隨着包勤在五強賽出局後離任,港足曾起用陳融章、麥柏蘭,以至精工教練盧保執教,只是任期較短,成績未見突出。直至1982年,足總同意以當時已出任銀禧體育中心足球教練的郭家明出任港足教練;郭獲足總及領隊全力支持,有數年時間準備1986年世盃外,結果就在1985年締造經典的「5.19」,作客擊敗國足出線。郭家明在1990年北京亞運後離任。
前足總發展總監曾偉忠與黎新祥曾合領港足,前者於2010/11年擔正領軍戰廣州亞運,球隊在分組賽表現出色,歷史性在大型運動會晉級16強,雖然未能再進,但已是近10年最佳成績。
曾偉忠離任後,港足帥印曾交到廖俊輝及摩力克手上,只是兩人任期不長,後者是經鳳凰計劃全球招聘而來,可是上任不足一年,便因與足總高層不和及成績欠佳而解約。足總其後提升原為足總青訓總教練的金判坤為署理主教練。
記者:曾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