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台灣日治老房子 尊重歷史去殖無謂

【旅遊籽】台灣日治老房子 尊重歷史去殖無謂

【旅遊籽:遊俠仗義】
常有人說香港和台灣很像:同為種族多元、包容力強之地,在殖民和兩岸歷史中掙扎蛻變,尋求命運自主,所以當習馬會後馬英九道出「一國兩制」之時,港人肉緊祈求台灣別淪為第二個香港。遊走台灣,常看到百年日治老房子,殖民背景舉目可見。台灣擁抱過去,致力保存歷史原貌;香港空談保育,灣仔綠屋變白屋,印在郵筒上的百年皇冠也將被鏟除,連台灣保育人士也說香港去殖做法太倒退。今天走進日治時期的宿舍青田七六,一探台灣人如何對待殖民歷史,聽聽這座具代表性的台北老屋訴說故事,與人連結。

香港人愛去台灣,迷戀島嶼上的慢活節奏和藝文氛圍,其實更希望把自己對城市的缺失感,從這地方補回來。走進位於大安區青田街這一座具80年歷史的日治大宅,我也有這種感覺,把久久未能在城市中找到的歷史感,從這日治時期稱為「昭和町」的地方補回來。青田街綠意盎然,一片蒼鬱,樹影下立着混合日式和西洋建築風格的房子,那正是青田七六。長長的直走道通往不同房間,空間以洋室間隔為主,和風裝潢為副,走在以檜木代替榻榻米的地板上,客廳放置了餐桌餐椅,木櫃上放了前屋主的舊照、書籍與擺設,一室溫潤柔和,木香四逸,恍惚之間,真以為穿越時空回到三十年代的日本。

青田七六經理Cynthia認為只有留下老房子,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

青田七六是日本和西洋風格混合的建築物,室內日本風濃厚。

由首任屋主足立仁教授設計,屋中仍留有不少舊傢俬和擺設。

青田七六比一般日式宿舍大,除了食堂、客廳和書房,更設有小孩睡房(子供房)。

靠民眾重見天日

老房子沒有穿和服的人走出來,迎接我們的是青田七六的經理楊新淇(Cynthia),娓娓道出房子歷史。於昭和六年(1931年) 落成的青田七六,是當年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與台北高等學校(今台灣師大)建成的教師宿舍,首任屋主是日本教授足立仁,房子由他設計;二戰後,台大地質系教授馬廷英入住,夫婦二人相繼去世後,房子丟空了兩年,幾年前由青田街街坊意外發現,「這區多樹,附近居民想保護沒人打理的樹木,調查同時發現這座特別又保留完整的日式房子,就自發找台大的老師和學生一起研究房子來歷,成功申請為法定古蹟,所以說,青田七六如今仍存在,多得一班街坊。」

寬度為180公分的走道稱為「廣緣」,加寬闊度減少陽光直射室內,有助調節室溫。

日治時期,教師與律師、醫生同為高尚職業,位於大學區的教師住宅一般比官式宿舍較大,環境亦較優雅,青田七六是其一。

屋中仍保留第二任屋主馬教授與兒子合影的舊照。

日本人在此尋根

Cynthia指着其中一間房的雕花欄隔,說是街坊送來的禮物,為求安心,那位街坊更親自量度尺寸,以修補破掉的位置,「經過的街坊會走進來看看,給予意見。有位老人每天坐在屋外看報,然後走進後園巡邏,監察樹的情況,還會督促我們記錄和滙報呢!」發掘老屋故事、監察復修情況、照顧後花園的老樹,鄰里自發討論,主動監督,一人執着一塊拼圖,把80年前的青田七六完整拼湊出來。「民間力量很重要,更重要是個會聆聽人民聲音的政府。」反觀我城,民間鮮見專責古蹟保育組織,加上一個以清拆為樂的政府,推土機未開動,民意已被輾碎。
拉開分隔後院與廣緣(即寬度180公分的走道)的玻璃門,走到種滿亞熱帶植物後花園,松樹、樟樹、梢楠枝木扶疏,還有法定保護的百年楓霜樹。日式園林景觀對着戶外用餐空間,昔日是私人泳池、陽光室和防空壕,除了加設餐桌椅,房子中大部份裝潢也維持原狀,早期手工玻璃仍透着水波紋,由第二任屋主馬教授兒子,在玻璃窗寫下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字迹依然清晰,連同窗外不止搖曳的觀音棕竹一同被封印在時間裏。保留舊建築原貌,尊重歷史,包容過去,老房子不止是台灣人的尋根處,「很多日本人專誠來台灣看日式房子,回味童年,因為日本很多年過30年的傳統房屋也拆掉了,他們很驚訝台灣留下了80年前的老屋,就跟他們小時候住的一樣。」房子不只留下歷史興衰,更是每人各自的記憶和故事。

其一房間中的雕花欄隔是街坊送來的禮物,以修補破掉的位置。

昔日馬家在這裏種花,現改變成戶外用餐空間。

馬教授兒子小時候在玻璃寫下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Cynthia認為經營餐廳是讓古蹟發揮存在價值的方法,「餐廳夠平易近人,即使你不愛看古蹟建築,也總要吃飯,那就成為很好的理由,坐在老屋中享受一種歷史氛圍,而且還可來很多次,這才是活化。」青田七六由台北文化公司經營,提供日式料理和輕食,微薄收益扣除員工收入,便全作房子維修費,「早前颱風打破了屋頂又倒了樹,單是修復已需30萬。餐廳食物定價不高,收入僅僅足夠應付維修費等開支,這不是一盤生意,而是讓老房子自給自足方法。」港式保育又怎樣?逾120年歷史的和昌大押以1,500萬「被活化」成高級餐廳;H&M空降美利樓,紅得刺眼的招牌已謀殺古蹟獨有風景,一般市民有多少機會享用到這些「活化」空間?恐怕連望也覺不堪入目;香港古蹟條例自1976年起便再無修例,世界瞬息萬變,以「史前」條例談保育又是否可行?值得思量。

「既然發生過,有責任知道」

同是天涯淪落人,香港台灣也經歷過殖民統治,面對日治時期歷史,Cynthia慶幸自己能聽到正反兩面的經歷——外婆外公是台灣人,出生在日治時期,自小受日本教育,生活安穩沒經歷過戰亂,所以對殖民政府並不反感;爺爺奶奶是大陸人,參加過抗日戰爭及內戰,再跟國民黨來台,每次提起日本也咬牙切齒。面對歷史,Cynthia卻態度持平,認為只要發生過的事,就有責任知道,「我們要了解自己歷史,你可以往後看多遠,也就能往前看多遠。」

日本中學生專程到青田七六考察,參觀這種在日本已不復見的傳統日式建築。

受法定保護的樹木需根據品種、歲數、樹圍、高度等審核,申請程序繁複謹慎。

遊客留言

香港比台灣落後30年
高雄文史工作者姚銘偉:「香港在經濟方面領先台灣不少,但它的去殖舉動較像台灣30年前才會做的事,香港人應組成民間團體跟政府抗爭,應站出來時就要站出來!民主化後的台灣都把國民黨以前為去殖民化而消除的東西還原,民間聲音總能走在最前。」

童年的回憶
日本媽媽(左):「今次是我第六次來台灣,第一次是25年前。我是從雜誌上看到青田七六的,現在日本較少見這種傳統建築,所以帶兩位女兒來看看。這裏的門窗以檜木做,跟日本的不同,其他也很像。我小時候就是住這種屋,很有回家的感覺,像回到童年。」

讓人呼吸的地方
台北人林先生:「我在1949年出生,沒經歷過日治時期,我們以前是農民,沒住過這種房子,但從小也看見很多,朋友家都是這些建築。我喜歡舊建築,因為它們都很漂亮,像這種房子能留下就最好,讓都市人有個呼吸的地方。」

Travel Memo

簽證:持香港特區護照或BNO者均需簽證,可在網上免費辦理。網址: https://niioa.immigration.gov.tw/NIA_OnlineApply_inter/visafreeApply/visafreeApplyForm.action
機票:國泰航空直飛台北,$1,330起,已連稅。
滙率:1港元約兌4.1元台幣(文中價錢已折算成港元)

特上牡丹生魚片定食 $115魚生夠新鮮,定食配搭亦豐富,價錢實惠,可媲美高級料理店。

創意飲品 蔗之醇 $43冰滴咖啡混合鮮蔗汁,清甜甘香,效果有驚喜。

記者:王秋婷
攝影:伍慶泉
編輯:黃仲兒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