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對IS的問題上態度長期模糊不清,即使巴黎恐襲及IS上周宣佈已處決中國人質樊京輝之後,中方對IS至今仍停留在口頭譴責階段。
巴黎恐襲後多國表示應組建打擊IS的國際盟軍,中國會否加入或有何具體打擊IS的措施?直到昨日外交部發言人仍無正面答覆。官媒《環球時報》23日刊文稱中方不正面表態是出於審慎,而中國對這樣的軍事行動準備不足。而幾個月前《環時》還曾刊文稱:IS究竟是恐怖組織,還是當前中東政治發展的必然產物,仍很難定論;又指西方媒體一味渲染IS的殘暴,不提其建設性一面。
中國對IS並不像美、日般強硬,去年還曾支付50萬美元贖回被IS綁架的一名中石油員工。儘管早在IS建國宣言中,中國就居「復仇名單」首位:「在中國、印度、巴勒斯坦、索馬里……穆斯林的權利都被強行剝奪了……我們要復仇!」 近年很多新疆維吾爾人偷渡出境,不乏加入IS者,在伊拉克敍利亞戰場上都傳出現中國籍IS戰士。而新疆也襲擊不斷,動輒死傷數十,當局封鎖消息,其中與IS是否有瓜葛外界難以知曉。
部份新疆人手機服務被封
IS襲巴黎後,新疆部份居民的手機服務上周起被暫停,需向警方申請重開。據稱針對:沒用身份證登記的手機號;下載國外即時通訊軟件如WhatsApp或Telegram者及翻牆者。派出所為此大排長龍,有人覺無辜;也有人覺得可以接受,因利於打擊恐怖分子。
《紐約時報》/《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