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一個小朋友在山西汾陽城出生,他父親為他取名「到樂」,美元dollar的中文諧音。「美元」的父親是山西煤礦廠的老闆,雄心勃勃,要為兒子賺取很多很多美元,去外國讀書,去外國生活。
小礦主有了人民幣,追求的是美元,以及美國所象徵的自由。他已經發現,錢買不到自由,他希望去其他國度尋找自由。
多年以後,小礦主外逃到澳洲,住在海邊大屋,窗外是無邊無際的大海。自由開闊,可是,小礦主並未找到自由。他和他的兒子「美元」在一起,可是兩個人之間有語言障礙,「美元」講英文,兩個人無法溝通,沒有交流的自由。而且,小礦主雖珍愛美元,美元卻對他不屑一顧。某日,兒子帶了個翻譯回家,父子間終於可以對話。兒子決定放棄學業離家工作,去尋找他的自由。父親卻拎起其中一支槍,問他,「你知道甚麼是自由嗎?澳洲很自由,可以買槍,但老子現在有了槍,卻連仇人也沒有!」當年他在山西,想買槍殺情敵,但錢買不到槍。
從山西到澳洲,父親一直找不到自由,在澳洲十多年,他始終聽不懂英文,語言和文化像一座牢籠把他囚禁住。他的囚室是一座海邊大屋。
兒子沒有語言障礙,兒子離開了那間大屋,可是同樣地,兒子也沒有找到自由。一個叫做「美元」的人,他身上刻着印記,無論走到哪兒,都不能擺脫他的出生地及時代背景帶給他的包袱。
賈樟柯作品「山河故人」,推介給有興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