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大師教路 芝士讀音速成班

【飲食籽】大師教路 芝士讀音速成班

【飲食籽:一家之煮】
越來越多人喜愛芝士,但問到最愛哪種芝士時,不少人又啞口無言。記者跟他們同一陣線,因為不懂法文發音,面對大部份來自法國的芝士名稱只能投降。難得來自法國的芝士大師Francois Bourgon來香港,便請他開個芝士速成班,並介紹了幾種各具特色的芝士給大家品嚐。上完課,記者至少懂得說最喜歡的芝士叫「腥瀝Tel」(ST-Nectaire)。

與芝士“Comté”是同鄉的芝士大師Francois Bourgon,自小已跟芝士密不可分,他的父親也是芝士精煉師,負責將農夫選來的鮮奶製芝士,放入特定窖中再加工熟成至需要程度。Francois說:「看着一塊芝士,你便能知道它是在山谷還是高山製造。」芝士的世界太豐富,Francois隨口說出的冷知識都有趣,如夏天做的芝士質素較佳,因為乳牛吃的草更靚;而10至11月製的芝士則適合配蘋果酒,因為乳牛在蘋果收成時也會吃蘋果。不過Francois強調品嚐芝士不及品酒複雜,「先用手摸表皮質感,芝士外層的霉菌會影響其熟成過程和味道,再看內外色澤,可聞聞芝士的氣味,然後便用舌頭來試味了。」

Francois Bourgon
2011年法國工藝大師——芝士大師

Reblochon (讀音:呵波桑)

來源地:法國Savoie

表層硬白,內層的味道強烈,質地流心像忌廉。芝士內層仍有真菌類在活躍,可塗於黑麥包,並跟無花果同吃。

Parmiggiano Reggiano (讀音:帕咪張路 Re張路)

來源地:意大利Parma

硬身芝士,鹹香,質地脆身,可直接切粒當餐前小食或配意大利火腿,意大利人亦愛在做菜時把芝士刨碎撒面。

ST-Nectaire (讀音:腥瀝Tel)

來源地:法國Auvergne

氣味較溫和,帶點點核桃香,外層啡皮,咬入口質地柔軟,吃的時候先咬內層,再吃外層的皮,更能吃出香味。

芝士包紙更透氣

Francois又教了一些處理芝士的小知識。原來切芝士都有技巧,因為品嚐芝士,外皮和內層都要吃到才試得真,如果是比較高身的芝士,可以由中間開始分開,再每條連外皮切。圓形的細芝士則由中間開始,像分蛋糕那樣切角。另外,保存芝士都有學問。Francois說芝士是有生命的食物,買回來盡快食用最佳,如果想多放幾日,可用紙包好放雪櫃會比較透氣;亦可直接用木盒放,能保存多幾日。不建議用保鮮紙,會阻住透氣。

Camembert (讀音:襟麼啤)

來源地:法國諾曼第

最普遍的法國芝士,多為圓餅形,外皮帶白衣,脆身,內層綿軟,味道香濃帶鹹香,用來配紅酒一起享用最夾。

Comté (讀音: Con T)

來源地:法國東部

質地硬身,味道溫和,可作入門芝士。它跟香檳和白酒很配合任何時間也可以吃,早餐用它來配烘多士已很美味。

Mimolette Extra Vieille
(讀音:咪麼叻 X 差V A)

來源地:法國北部

熟成超過18個月,質地柔和,加了天然的橙色素製成,外層表皮特別橙,可配啤酒或者波都地區產的酒。

品嚐芝士時,可以享用多種不同口感的,並配以杏仁等食用。

記者:謝翠玲
攝影:陳永威
編輯:李寶筠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