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初表示,下調中國未來五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至不低於6.5%,至今對中國股市未見有太大負面影響,月初至今滬深300指數升6%。市場或已預期中國經濟放緩會持續一段時間,而數據顯示,投資A股的互惠基金,在行業配置上已準備捕捉新經濟的行業機遇。
最新的行業比重顯示,截至今年第三季,投資A股的互惠基金,行業比重側重於新經濟行業,包括資訊科技、康健護理和非必需消費品,比重明顯高於基準股票指數的相關行業比重。例如基金投資在資訊科技的比重達18.9%,而基準指數的比重只有10.1%。另外,互惠基金在能源和材料的比重明顯相對偏低,能源比重只有1.1%,遠低於在基準指數的7.1%,反映投資者普遍看淡這些舊經濟板塊。
在新舊經濟交替的環境之下,我們對保險、房地產、康健護理、運輸、資訊科技和銀行業股票持偏高比重。當中,我們看好保險業,除了是因為保險業正處於行業上升周期外,中國政府的政策傾斜支持保險業改革,亦是行業的增長動力。早前中國已踏出第一步,試點對購買健康保險給予個人所得稅免稅每月200元人民幣。我們估計,下一步將會是養老保險稅務優惠,金額或會達到每月免稅1,000元人民幣。
資訊科技方面,中國積極推動「互聯網+」行動計劃,提出在製造、農業、能源、金融等多個領域推進「互聯網+」。我們預期資訊科技業會受惠線上線下(Online-To-Offline或O2O)滲透率提升,或會提升電子商貿的普及程度。
張敏華
花旗銀行環球個人銀行服務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本刊物是根據花旗投資策略及研究部所提供之資料。
所載之意見,推測,及預計為上述部門於報告日期之判斷,所有更改並不作預先通知。
©2015 Citibank
Citibank and Arc Design is a registered service mark of Citibank, N.A. or Citigroup Inc.Citibank(Hong Kong)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