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傘兵 真誠打動街坊老成90後勤落區不靠fb

年輕傘兵 真誠打動街坊
老成90後勤落區不靠fb

【區議會選舉2015】
【本報訊】他們從街頭抗爭到議會,手中的雨傘化成傳單,對手同樣是建制高牆。今屆區選最年輕當選人22歲的黃學禮,爆冷大勝沙田「陀地」公民力量的對手;好友黎梓恩為全力應付選戰,不惜「炒散」做三行維生,真誠打動街坊,勇挫自由黨的對手。傘兵毋忘初衷,終讓民主理念植根社區。
記者:朱雋穎

若非臉上的青春豆,很難相信黃學禮才22歲,是本屆最年輕的區議員。他笑說,自己長得老成,「睇落似30幾歲,後來報咗名仲有人以為我虛報年齡」。他認為,年輕最大優點是體力好,即使沒有政黨作後盾,資源有限下也可事事親力親為,「啲旗呀、易拉架都好重,由朝企到晚好需要體力」。
黃學禮畢業於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去年佔領期間旺角、金鐘兩邊走,「冇特別參與組織,有衝突時去做吓盾咁」,深深被佔領區的公民自發參與打動,「原來可以自己做」。雨傘運動後加入由中大本土學社成員組成的沙田社區網絡,盟友包括已退出民主黨的麥潤培,年初開始積極落區。

點票時忙於收拾物資

為免與泛民撞區,他選擇挑戰現屆區議員公民力量鄧永昌,結果大勝對手近400票。不過,他笑言,點票時忙於收拾物資,只在票站留了一會,沒等結果出爐就已經離場,「唔投都投咗啦,執好啲嘢緊要啲。我諗住瞓醒落街睇對手banner有冇『成功當選』咋,再唔係睇報紙都得」。
新世代好打網絡戰,他更相信面對面、人傳人,連facebook也不太使用,「師奶未必受網絡宣傳打動,但你日日現身,聽佢意見,佢會自動幫你向成班師奶朋友拉票」,每天朝操晚練,早上7時至9時、傍晚5時至7時,現身屋苑或車站,間中開站量血壓,半點不言累,「最唔慣要着恤衫囉,做服務其實好簡單,一個人、一張枱、一個易拉架就得」。

稱派小禮物關心街坊

對手鄧永昌本業為證券業代表,遭街坊批評絕少現身;黃卻承諾全職服務社區,不少街坊寄予厚望。他認為,價值及理念雖然重要,但在地區層面民生議題才是首要,「街坊睇表現,政治立場唔係最重要。唔做好地區工作,派再多傳單都人哋都唔會睇」,任內最想增加交通配套,如爭取專線小巴落實長者2元乘車優惠。
不少人對蛇齋餅糭嗤之以鼻,他卻同意其重要性,並指雖然難以像建制派搬派暖水壺與福袋,過時過節也會準備小禮物,「人哋唔係貪個月餅,而係需要人關心,好多老人家其實好寂寞,親身接觸好重要」。
■記者朱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