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芸女士一連數天為歐洲養壯了的伊斯蘭國焦慮,縱使身在香港,倒比離地遠赴巴黎親身考察的陶傑清醒。陪伴肥彭飲飽食醉的陶先生,數落左膠數到興高采烈,忘記了法國在偉大的米特朗和現任的奧朗德之間,總統一律是右派中人,紅番區養虎為患的大頭佛,其實泰半是薩科齊他們留下的蘇州屎——講開又講,這個薩科齊近日密謀捲土重來,臉皮之厚嘆為觀止,加上站在一旁張牙舞爪的瑪連勒龐,右膠如果在劍拔弩張的時候班師回朝,才真教人為法蘭西國運標冷汗。別誤會,本人蹲在鐵塔底下風花雪月,絕對不敢對尊貴的政壇指口篤鼻,但普通常識還是多少有一些,對奧朗德那支音樂指揮棍再失望,也明白不能要他的樂譜負全盤責任。
蔣女士大文有兩句話,讀了使我鼻子不禁一酸:「每在重大的事件來臨時,看看這些領袖人物的表現,更令人緬懷當年那些不世出的領導人物,在維護全世界的和平能有舉足輕重、一言九鼎的風範,如今這類高人安在?」雖然想來想去想不透何謂「不世出」,高人安在的喟嘆卻深深共鳴。老毛當年以文字檢閱歷代王侯將相,志在把聚光燈照向自己,大言不慚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江山再多嬌也不及他傲嬌;但是批競折腰的無數英雄輸文采遜風騷,放諸現世倒是準過鐵板神算,不過作為由朝到晚只識彎弓射大雕的一介基民,當然不忿氣一代天驕的桂冠,單單笠到成吉思汗頭上。蔣女士打理金花油業務之餘,請抽時間觀賞一部叫《老炮兒》的國產電影,新鮮出爐金馬影帝馮小剛在戲裏飾演的,正是瀕臨絕種的神級江湖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