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走入泰國哭泣之地 尋找香港大米倉

【旅遊籽】走入泰國哭泣之地 尋找香港大米倉

【旅遊籽:賞物尋源】
日本米,短而圓潤飽滿,口感夠,甜度足,價錢貴卻俘虜不少飯客脾胃。但「飯桶」如我,更愛體態修長的泰國香米,每當飯熟,滿室瀰漫飯香,如花似果,直引胃口張開,有着日本米欠缺的風騷,難怪多年來泰國米雄據本港進口米之冠,進口量更達57.3%。泰國黎逸出產最頂級香米,一年一造,乘11月當地稻米收成季節,趕到被稱為「哭泣之地」的一片黃金稻浪前,某些以為浪漫的收成風景,原來不如你我想像。

稻米有粳稻(粳粵音更)與秈稻(秈粵音仙)之分,粳稻即日常所稱的珍珠米,米粒短小圓潤,耐寒但生長期長,一年只能種一造,主要產自日韓及中國北部寒冷地區,如某日本牛肉飯連鎖店選用的黑龍江米;秈稻即白米或香米,米粒修長,需較多日照且耐熱,部份米種一年有兩至三造,產自華南及東南亞等氣候溫暖地區。
泰國一直是香港食米的主要來源地,2006至2008年高峯時期,全年進口量達30萬噸,佔進口米總量約九成。後來因為天災,加上泰國政府大幅調高向米農收購稻米的價錢,米價急劇上漲,不少米商改入價錢較平的越南米,2013年泰國米進口量下跌至14.7萬噸,佔全年進口米量的44.7%,而越南則成為第二進口國,其餘產地還包括中國、印度、澳洲、日本等。近兩年泰國米價稍為回落,今年截至9月,泰國米進口量已達13.3萬噸,佔總進口量的57.3%。

米農Nid擁有約1.5個標準足球場大的稻田,主要種植糯米,今年已有收成。

經篩選後的茉莉香米(左)有明顯差別,色澤白而明亮。

收割機將去梗的稻穀傾瀉到貨車上,再作包裝及送到米廠。

泰國出產茉莉香米均有此官方標誌。

昔日淚水種出頂級香米

泰國東北有一片被稱為「Kula哭泣之地」(Tung Kula Rong Hai)的土地,是泰國香米的主要產地,超過八成於當地稱為「Hom Mali Rice」的最頂級茉莉香米產自這裏。今年雨水來得遲,播種、插秧的日子比往年推遲了兩、三星期,稻穗由禾青變成金黃的節奏亦一樣順延,收成季節本應是11月初,卻只有零星幾片稻田準備就緒。
Kula是緬甸一少數民族,傳說Kula族人從家鄉向南遷徙,橫越泰國東北一片乾旱而沒有樹蔭遮擋的平原荒地,缺水缺糧歷盡艱辛,令不少族人流淚,因而得名。「Kula哭泣之地」幅員甚廣,面積等如三個香港,範圍遍及五府,黎逸府(Roi Et)是主要地區,佔三分一面積。這片土地氣候乾濕分明,踏入5月雨季時是一片濕地,11月步入旱季卻又乾又熱,這種氣候適合種植茉莉香米,上世紀泰國政府以黎逸府為中心,在「Kula哭泣之地」大力推動農業,發展成產米重地。
11月是當地收成的季節,開往黎逸市的公路兩旁有不少依然青澀的稻田,有些早熟的已一片金黃,收割機忙於奔走,「今年雨水雖然來得遲,但收成還算不錯,兩萊(rai,泰國土地面積單位,1 rai約等於1600平方米)已有1,000公斤香米收成。」耕田35年的米農Them,坐在大卡車上看着租來的收割機為自己代勞,「早在收成前,已有trader到來收米,每公斤12泰銖(約港幣2.6元),一造米大約10萬泰銖(約港幣2.2萬元),農閒時再做些散工,收入就夠用一年了。」去年天旱,泰國政府出市價稍高的價錢向農民收米,抵償天旱帶來的損失,今天只能賣給trader,開價多少就賣多少,農民無議價能力。完成了一萊地的收割機直接將連殼的稻米傾瀉到貨車上,滿滿一車,隨trader運走。
如果近看貨車上剛收成、堆積如山的稻穀,會發現這座金黃色的稻堆沒有想像中浪漫,隨手抓一把,總有米蟲正在稻穀中打滾。中國華南及華中地區已有農業大學研發基因改造米,透過改造稻米中的蛋白質預防蟲害,大幅增加稻米產量。但此舉對自然生態造成舉足輕重的影響,亦未能證實基因改造米對人體是否無害。目前在中國出售未經批准而商業種植的基因改造米屬違法,但據內地報道部份違法米已流入超市。
泰國政府早有規定不能使用基因改造米。茉莉香米沒有抗蟲害特性,米農亦少用農藥,收成聽天由命,萬一遇自然災害也有政府補貼,壓力較小。要冠上泰國頂級茉莉香米之名(Thai Hom Mali),亦有嚴格規定:產品必須包含不少於92%茉莉香米米種,米粒白而細長,完整米粒長度不短於7毫米,長度與寬度比例不能低於3.2:1,濕度不少於14%……一切篩選和檢定都在米廠進行。稻穀隨貨車被送到米廠,米蟲、枝葉、砂石等雜質被篩走後打穀去殼,不完整或細碎米粒被篩出來,磨成粉或製成米粉等副製成品,而剩下的幾乎是粒粒色澤潔白的頂級茉莉香米。經米廠篩選出來的頂級茉莉香米,售價躍至每公斤44泰銖,即港幣約9.5元。

米農Them指今年雨水來得遲,但收成理想。

不少稻田以收割機割禾,米農Nid卻選擇靠鐮刀。

一袋五公斤的茉莉香米約港幣四十八元。

寧種糯米不種香米

「相比香米,我更喜歡種糯米,以每斤價錢計雖然較香米低,但米粒較重身,又可自己食用。」Them雖不情願,25萊田之中還是用了10萊田種茉莉香米,其餘盡是糯米,以平衡風險。泰國東北人民一日三餐主要食用糯米,因糯米糖份較高,能提供較高能量應付日常體力勞動。路上遇見另一塊成熟的稻田,農婦Nid孤身執鐮刀收割。她的10萊田全部種糯米,「我種的糯米八、九成是自己食用,家裏得我一人種田,部份收成分給城市生活的兄弟姊妹,一造存放於家裏的米倉,夠食一年,多餘的才會賣。」泰國東北農村每戶都有一家存放稻米的小木屋,村裏亦有一座公家米倉,供村民需要時賒借。Nid自十幾歲起種米,一種就40年,土地是父母傳下來的,當親人轉投其他行業,她依然默默耕耘,有想過把土地變賣嗎?「賣了大家都無米吃了。」Nid如此回答。

農忙之初,頭一批米送到米廠加工。

米廠從各trader收來稻穀,經處理才成香米。

踏入11月,泰國黎逸的米田一片金黃。米農靠租用的收割機代勞,省時方便。

香港進口米

截至9月,2015年香港進口泰國米(白米和香米)進口量達13.3萬噸,佔全年進口米量57.3%

香港米價

2015年8月進口米價(每公斤):

泰國土地單位

1萊(rai)=1600平方米=產量約500kg香米

茉莉香米標準

米粒白而細長
米身不短於7mm
長、寬比例不低於3.2:1

TRAVEL MEMO

簽證:
持BNO或特區護照免簽證。查詢:2521 6481(泰國駐港領事館)
機票:
前往黎逸可於曼谷舊機場Don Mueang轉乘Nok Air內陸機,來回票價約$500。香港往曼谷可乘搭泰國國際航空,來回票價連機場稅及附加費$2,230起,曼谷Suvarnabhumi有免費穿梭巴士來往Don Mueang機場。查詢:www.thaiairways.com.hk。
交通:
1 港元約兌 4.6 泰銖,文中價錢已折算成港元

鳴謝:泰國政府旅遊局、泰國國際航空

記者、攝影:曾冠輝
編輯:李寶筠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