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兩個新界盤埋身肉搏,缺少了投資者的時候,完全依賴用家市場。但用家仍然勇敢入市,未被最近樓市連環低價成交影響,可見樓價跌極有限。
每日見到市場依然有成交,但成交價大部份僅回到去年底甚或本年初水平,個別特殊個案未起到催化作用,令到二手業主就範,老樓朋友欲以低市價一成的價格來入市,但也未必有太多盤源,或是被其他買家捷足先登,搶去心儀單位,由於可能要等運到,結果索性轉買新盤。
老樓朋友的原因有三。一是價錢貼二手,用同一個銀碼在區內買不到同類型呎數的單位;第二是付款方法較具靈活性,在合適的按揭安排下,把手上資金拿作其他用途,如子女教學基金和留作儲蓄以備不時之需;第三因為地區交通已改善,一小時生活圈令他可接受其他區份新盤,不再局限原有居住的地區。
聽完其個人分析後,了解到並非所有人都是看淡樓市而卻步,反而藉着這次調整市來給他們多點選擇,尤其是對真正有自用需求的買家,銀碼才是着眼點,不會盲目追價,加上發展商最近定價克制和配合不同的按揭安排,當然較二手樓更有吸引力。
老樓不是鼓吹購買新盤,總有人在跌市中尋找機會,接火棒定撈底?根本沒有人預測得到,其實每一段時間都有不同需求的買家去實踐置業機會。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