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ver︰體育與地域認同 - 喬靖夫

Sunday Fever︰體育與地域認同 - 喬靖夫

本周初的世界盃外圍賽「港中大戰」(圖),真的配得上一句用到爛的形容:「全城狂熱」,我當晚在茶餐廳觀戰,從未試過這麼一致地與全店所有人(包括老闆和侍應)打氣狂叫。
這一戰夾雜太多政治與社會情緒的投射,是它得到超乎尋常關注的原因。有人說體育不應涉及政治,這我大體上是同意的,正如台灣作家楊照寫過,體育運動的一個迷人處,是它已是成人世界裏一個最單純的舞台,讓我們放心欣賞、投入激烈較量的戲劇,敗者不會有真正嚴重後果,而且永遠有下一次。當然體育也會有金錢操作與造假,但整體上它還是比現實世界純粹與黑白分明,是一片不應刻意滲進雜質的淨土。
然而政治畢竟是眾人之事,無人能夠逃避,它也無可避免影響着我們的愛惡與情緒。特別是當面臨壓迫與不公、自由與尊嚴之時,其產生的激烈情感,要求無權無勢的人民,不要借最直接的運動較量來投射發洩,實是不近人情,亦不可能。民眾投入觀看競技本來就有一種「戰士代我們出征」的情懷,不管是以前村落壯丁「搶花炮」,國家隊比拼,以至職業球隊出戰,沒有例外。地域認同,從來都是競技的一部份。
翻看過去體育史,曾有不少事迹都是運動員借賽事控訴其本國的種族歧視、思想政治禁制及侵略壓迫等問題,因而傳為美談。運動是獨特的,但它仍是社會的一環,不可能自絕於世。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