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港隊踢出爭氣波,頂住賽前被看高一線的中國隊。其實數十年前香港有「亞洲足球王國」之譽,一代球王「阿香」張子岱,更是第一個踢英格蘭頂級聯賽的華人。九十後導演走訪港、英,用半年時間拍成紀錄片《尋找張子岱》,重現本土英雄光輝歷史。
陳寬敏(Teddy)去年到英國留學,想起小學聽過張子岱這個傳奇球星,「他是第一個,亦是目前唯一個香港人在英格蘭職業聯賽踢波」。1960年,19歲的張子岱加入黑池,踢英格蘭甲組聯賽(當時英超未成立,甲組已是頂級賽事),Teddy很好奇當時英國球壇如何評價這位港腳,遂計劃尋找他的隊友和球迷。
尋找逾半世紀前的歷史,Teddy一開始無從入手,連他作賽的影片都沒有。Teddy惟有在黑池球迷論壇找線索,想不到還有英國球迷記得這位香港球員,甚至保存他的簽名。
黑池隊友盼再相見
今年2月,他更遇上千載難逢的機會,黑池為英國球王Stanley Matthews舉辦百歲紀念晚會,邀請多位老球員到場。Teddy飛到當地,找到5位張子岱的隊友,其中還有捧過1966年世界盃的英格蘭國腳Jimmy Armfield,他盛讚張子岱好波:「第一次看到他,覺得他很瘦小。但看到他踢球,技術非常好。」這些80多歲的「黑池腳」,說起練波時,被張子岱輕易「通坑渠」的趣事,記憶猶新。相隔半世紀,Teddy最感動的是這一句:「他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再見他。」雖然張一直踢黑池預備組,正式出賽僅3場,但他在第2場即替黑池射破英格蘭國家隊龍門。由於當年黑池教練較重用資深球員,加上思鄉情切,1962年張子岱決定返港。Teddy說:「英國球迷和球員對他印象深刻,因為當時少亞洲面孔,另一方面是他腳法細膩,有別於當時英式較硬淨、粗野的踢法。」
回到香港,Teddy終於找到現年74歲的張子岱。被譽為香港戰後三大球王之一,張還拿過兩屆神射手獎,至1978年退役。Teddy說張提起往事滔滔不絕,「佢想不到還有人記得他,而且是年輕人要說他的故事」。他最希望拍《尋找張子岱2》,帶張與英國隊友重聚。
■記者蘇汝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