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會在網上跟一些網友作即興訪談,當中有不少年輕人會談到工作上的不如意,和生活上所希望的要求往往落空等問題。
有關「要求被滿足」這個事情,我身邊朋友都視我為非常幸運兒,因為我提出的要求,最後大多能夠被滿足。當然,無可否認我真的是幸運,但我還是有些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俞琤的啟發
在我很年輕的時候,曾在商業電台擔任主持工作,有機會跟當時商台的總監俞琤小姐開會。記得有次她談到一個題目︰「先別提出你希望甚麼,要去想一下人家為甚麼要給你,想到了,才好提出你的要求。」
她這番說話,對我有了一個很大的啟發。年輕的時候,我們老是說「我想要XX」,從不會去想「為甚麼人家要給你」,要是被問下去,就只會說「因為我應該有」、「我值得擁有」或「你給了我後,我就可以這樣那樣」,而沒有想到「你給了我後,你可以這樣那樣」。
後來看了一些心理學和經濟學的書後,明白到這個就是同理心和誘因之混合。你必須有同理心,先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想出誘因,這樣一個要求才會被滿足,一個協議才能被達成。
近日有位女生花了二千七百元,買下一部電動平衡車,誰知她玩過一次,拍下視頻放到網上後,要求被滿足了,就覺得這個東西不好玩和浪費金錢,嚷着想賣掉它,好讓她去買輛單車回來,然後跟我一起騎單車。
博弈的形勢
我早已有一部Segway,因此無法幫忙,但還是答應了她,會留意一下有沒有朋友想買。後來有個星期天,我約了一個男性朋友喝咖啡,他說正好要到金鐘看平衡車,於是我問他對這個是否有興趣,他說剛巧有朋友在玩具店做售貨員,所以就去借來玩一下。我想起那個女生轉售平衡車一事,就問男生要不要接手,他說不如着她拿過來,讓他試玩一段時間,看看是否適合,反正她也買下來了。
坦白說,我覺得這個要求有點太過,要不就買,要不就不買,怎麼叫人家在沒有任何承諾下,免費拿來給你玩一段時間?反正她沒有任何得益,倒不如把東西擱在床底,或偶爾踏着它去洗手間來得更好。但男生認為到玩具店也可以試玩,那幹嗎要花錢買一個不能試玩的二手貨?沒試過又怎麼知道其功能?
他也有他的道理。但我認為還是先談好轉售價錢,才具效率。於是我聯絡了那個女生,當她知道有人有意接手她一時衝動買下的平衡車後,好不興奮,絮絮不休的說包裝盒齊全、有保養……
「得,明白了。」我着她不用每個細節都告訴我。「不如你先告訴我,你希望賣多少吧。」
「我真的只玩了一次,就二千五啊。」女生告訴我。
她開出這個價位,我想是她覺得「只玩了一次」,就是計算二手價格的基準。在她心中,玩一次,最多算個二百元,因此她把原價扣除二百,便成了她的二手轉售價。但原價二千七百元的東西,二手價二千五百元,實在沒有足夠誘因去讓人家買下來。
在這個交易上,男生只思考自己一方的要求,希望對方無條件滿足他,但沒有作出任何承諾;女生也只想把東西脫手,沒去思考對方為甚麼要接手。這是無法達成交易的,大家得要看清楚雙方的博弈條件和形勢,才會有成交之可能。就以這個案為例,賣方強調「只玩了一次」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每件二手交易品,基本上都標示着九成九新之類的說明,因此對買方來說只是陳腔濫調,必須要有價格上的誘因。
於是我問女生,何不直接開價二千八百元,說不定對方會答應。然後女生有點淒涼的問我,那到底應該開多少。我很想告訴她,這個東西要是沒比原價便宜三分一或以上,都沒有足夠誘因讓人家接手。但當看到她的表情時,我知道還是不說出來比較好,不然就太傷她的心了,因為她已經着眼在「只玩了一次」,要是算她九百元,恐怕她會哭起來。
培養同理心
其實這次買賣成功與否只屬小事,但從這個事情上看到,要是每個人提出的要求,都只是滿足自己一方,而沒有提供足夠誘因,事情永遠不會達成。如果想擺脫這個情況,就得及早培養同理心,去思考對方接受你條件的誘因。
當然,我希望那個女生最終能以二千五百元賣出她的平衡車,但我想成交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我決定在這裏寫篇文章,算是幫個忙。要是有人願意以二千五百元收購這部平衡車,不妨私下聯絡我。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
撰文:彭浩翔
祖籍番禺,生於觀塘。集作家、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及藝術家於一身之處女座。尚且幹活,只為供養其網購血拼及極限運動。
本欄逢周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