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回應召車手機程式Uber挑戰,政府計劃推出豪華的士專營權,但的士業投資數千萬元先行推出的豪華的士卻已蝕大本。今年初投入服務的豪華的士車隊「星群的士」指出,營運8個月以來,已虧蝕500萬元,認為政府如果再增發的士牌照推出新豪華的士,財政上未必可行。
記者:麥志榮
忠誠車行年初推出「星群的士」,採用日產NV200客貨車為的士,可供輪椅客上落,咪錶收費與普通的士一樣,亦可用手機程式或電話預約叫車,加收60元。星群的士昨宣佈再擴大車隊,由50輛增至70輛,明年會再增至140輛。
忠誠車行董事總經理鄭克和表示,星群的士要求司機服務良好,屢次被投訴的司機不准再租車。車行向司機提供每更800元最低收入保證。
市民誤會收費較高
但營運8個月以來,乘客主要來自預約叫車,在街邊搭載的乘客偏少,原因是不少人誤會星群的士收費較高,有車亦不敢截。在乘客量不足下,有20名司機每更收入低於800元,需由車行補貼,夜更更有20輛車租不出;加上車價較貴及電召服務經營成本,至今已虧蝕500萬元。但由於服務受輪椅客及長者歡迎,及期望日後有更多市民知道星群的士收費與普通的士一樣,乘客量會上升,故仍決定擴充車隊。
鄭克和稱,車行嘗試改良普通的士,包括更換新座椅及加裝屏幕播廣告,正待運輸署審批。若乘客接受星群的士,他希望將來旗下700輛的士可全轉為星群的士。
對於政府計劃推出豪華的士專營權,鄭克和認為,豪華的士公司與司機有僱傭關係,工資等經營成本只會更高,豪華的士收費又比普通的士貴,乘客量不足夠收回成本,財政上未必可行。
駕駛星群的士的司機黎敏強表示,入行18年,駕星群的士收入與普通的士差不多。對於政府建議將來豪華的士公司與司機變成僱傭關係,雖然對司機保障增加,但做的士司機最大好處是「賺幾多袋幾多」,有很大自主權。
黎敏強指現時一般司機月入都有1.5萬元,除非月薪更高,否則吸引力不大。而據他的經驗,其實大部份的士乘客並不是想坐很豪華的車,只希望繁忙時間都可以較易搭到的士。
豪華的士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