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我去邊都帶呢個喼,裏面全部係我參賽裝備,頭盔、戰衣、手套、鞋……」今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賽事進行得如火如荼,在華夏盃賽事中,最年長港人車手 60歲的譚耀基Allan,3年前開始迷上賽車,更密密參賽,韓國、中國、日本及泰國通通不放過,至今已累積50場鬥車經驗,不過澳門落場卻是第一次。
「好興奮,感覺到好大挑戰!」擁有加拿大土木工程師證書的Allan,是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總監,一直以來從事大型基建工程,現為新加坡新國際機場工程的項目總監,「我而家管理緊500名工程師,成個項目涉及款項逾100億;壓力好大,賽車可令我減壓」。
自言對房車情有獨鍾的Allan:「房車係平時喺街上可以見到嘅車款,會投入點,有親切感。」17歲那年,他在外國考到私家車牌,從此就喜歡車,並愛上速度感。無奈,之後要專注考上工程師,全力在事業上衝刺,有一段時間更長留在南非工作,苦無時間放在玩車上。直到57歲,別人退休之齡,返香港認識到一班同好者,並參加香港汽車會的賽車手訓練,才實踐落場賽車,「有人教真係事半功倍,靠自己摸索有排都達唔到而家嘅水準」。
Allan強調參賽並非想在車壇爭一席位,「我只係當賽車係一種運動,得閒就做吓,有能力咪做囉」。但為了這場澳門盛事,他馬不停蹄,周三在新加坡直飛香港,再轉船到澳門,從早到晚16小時未睡過,「今朝清晨4點就出發,飛到香港時係上午10點,跟住就趕到澳門,驗裝備、較戰車座位,又要出席車手簡介會,仲要試吓賽道」。
第一次出戰澳門街道賽,Allan坦言不熟習賽道,只好努力惡補,「嚟之前不停咁睇賽道圖,死記每個彎位,不停咁睇帶。如果記錯彎位就好危險」!60歲才落場鬥車,Allan毫不介意揶揄自己:「年紀大,記性差,所以要更加要勤力去記。」還笑言:「賽車無年齡限制,佢哋如果笑我,即係輕戰,咁我咪仲有機會贏。」年紀大反應慢是自然的,但年紀大,心態調節好,更會沉着應戰,「50場賽車攞過乜獎?都攞過唔少,但攞唔攞獎唔重要,重要係參加,呢個先係重點」。
最難忘是去年在韓國其中一場賽事,他當時在大直斜路以時速200公里落斜,因剎車過度失控,幸好及時成功救車,「危險?賽車係危險,但如果乜都諗危險,呢種賽車運動就唔使做啦。玩得賽車就要置生死於度外」。每次講及這個問題,Allan都輕鬆以對,「屋企人都唔會擔心,因為我會做足安全措施,我只會參加合法嘅賽車,街道嘅非法賽絕不參加」。
目前擁有兩部愛車的Allan坦言,可能再工作兩、三年就退休,日後會專注打理一個車隊,賽車只當是一項運動,一種減壓運動。「我平時工作壓力好大,但一落場就乜煩事都拋諸腦後,我要全神投入賽事,專心一意應付比賽。」
玩賽車猶如燒銀紙,「參加一場賽車,一般都要25萬,當中包括車輛設備、工程人員等」。那麼,Allan出戰了50場,難道已燒了過千萬元?Allan對此笑而不答,今日專注出戰排位賽的他,直言心情緊張,隨後昂然走向賽道。
最後,Allan以3分15.2秒完成賽事,甫下車就笑說:「應該好過噚日。」得知排第17位後,他明顯有點失望:「唔滿意!機件有問題,因為上斜時油門個腳踏斷咗,控制唔到個油門。希望聽日正式出賽時,唔好出意外,機件生性啦!」
華夏盃小資料:
「華夏賽車大獎賽」簡稱「華夏盃」,2014年首次在澳門舉辦,由中國汽車運動聯合總會(FASC)、香港汽車會(HKAA)、中華台北賽車會(CTMSA) 及中國澳門汽車總會(AAMC)聯合主辦。採用巡迴賽制,於中國、台灣及澳門舉行,參賽戰車是清一色國產北汽紳寶D70,首屆由内地車手朱戴維奪冠。而今屆華夏盃共有21名車手參加,港隊代表有鍾永強、盧家駿、譚耀基及女將楊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