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選焗選 - 曾志豪

區選焗選 - 曾志豪

有時區選的意思是,焗選。
電梯大堂貼有區選候選人名單,只有兩個,一個是全港最有誠信最有前途的政黨代表,另一個是獨立候選人,一個完全陌生、聞所未聞的阿叔。
我問老爸,選邊個?
老爸嘆了口氣,他說一定不會選最有誠信的政黨,只能選獨立陌生阿叔。
但那個阿叔,完全是石頭爆出來,政綱普普通通,也就是「發展社區、共建美好未來」之類的廢話。
老爸說,無辦法,選最有前途的政黨,猶如以選票資敵,君子不為也。如果投白票,則等於放敵前行,讓其輕鬆取勝。
唯有狠心投獨立阿叔,至少與敵纏鬥,靜候爆冷機會。
但如果獨立阿叔原來也是「掛獨立賣保皇」呢?老爸嘆曰,好比眼前兩杯酒,一杯明張目膽寫着「毒藥」,一杯寫着「液體」。
你飲毒藥那叫「自殺」,屬於「抵死」;你飲液體而中毒,那叫「意外」,屬於「不幸」。
有時所謂的選擇,其實就是如此的無奈。
區選除了以政治立場劃分候選人成分,其實還有很多標準,例如動物議題。朋友傳來一張通緝名單,寫着「處理社區動物,會找漁護署的參選人」,各區候選人,只要曾經宣傳過「成功捕捉流浪狗」,或者有找漁護署的往績,全部列入黑名單。對於我等愛動物人士來說,便是一塊照妖鏡。這便是突破傳統政治立場框架的新方法。
區選的選民心態其實頗貪心,既想選一個追求民主公義、但同時又可以成功爭取綠公仔多兩秒的候選人。仔細一想,即使一個默默無聞的阿叔,只要有心,總有辦法爭取綠公仔多兩秒;但卻不是每個候選人,都會在關鍵時刻,秉持公義。現在你應該知道,怎樣投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