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錢買舖 百萬入場盛滙基金獲發牌 投資者流動資產須800萬

夾錢買舖 百萬入場
盛滙基金獲發牌 投資者流動資產須800萬

【本報訊】香港首個「夾錢買舖平台」誕生。盛滙商舖基金上月底獲證監會發牌,流動資產達800萬元的專業投資者,可參與以基金形式包裝的「集體投資買舖計劃」,不過專家提醒,這些基金依賴基金經理的投資判斷舖位買賣時機,派息不穩定,自己買舖或投資房地產信託(REITs)或更實際。
記者:黃翹恩 周家誠 程俊華

盛滙商鋪基金持有證監會1、4、9號牌(可從事證券交易、就證券提供意見及資產管理),計劃未來集資10億元,投資本港20間地舖,目前正向專業投資者進行首輪集資,冀年底前完成。每間地舖將以基金形式運作,約值3千萬至5千萬元,資金到位後才物色舖位。每基金年期2至10年以上不等,而賣舖套現時機及價位將全由盛滙決定。
盛滙行政總裁李根興解釋,入場門檻料最少達100萬元,但為符合私人公司定義(少於50名股東),入場費或與舖價相應提升,例如達1億元的舖位則每人需投資200萬元。

盛滙基金上月底獲證監會發牌,計劃集資10億元,投資本港20間地舖。 資料圖片

回報靠賣舖套現

基金回報靠最終賣舖套現,此前將定期分紅及派發扣除開支後的租金收入。盛滙亦提供二手交易平台供投資者買賣所持的基金單位。若無人接貨,李根興表示或會視乎市況自己接收。該基金看好的西九、港島西、灣仔、九龍城等區,料3至5年投資回報逾30%,李根興自言即年回報約6%。
經濟學者曾淵滄表示,以基金形式包裝房地產集體投資計劃,與投資坊間基金一樣,「最重要是基金經紀有無料,純粹考眼光。」他未有評論盛滙投資實力,但強調商舖並沒有大市可言。
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所長莊太量表示,房地產集體投資入場門檻甚高,倒不如自己買舖更實際,租金回報達4厘以上屬不俗選擇,但須注意現時零售市道轉差,地鋪價值或會跌。他認為房地產集體投資有風險,如參與者並沒有實際業權。

市場指不是入市良機

李根興選擇於此時成立商舖基金入市,惟市場人士坦言目前不是入市良機。資深投資者「物流張」張順宜表示,自3月有購入過舖位後,已超過半年未再買貨,因為他看淡舖位後市,認為現時舖租仍未跌定,舖位仍要觀察一段時間才值得重新入市。
他表示,現時銀行對舖位按揭收得好緊,雖然對實力投資者無甚影響,但卻會令市場少了一批買家入市。加上現時租金仍有下跌空間,未來又有機會加息,如現時買舖,來年或有機會出現租金收入減、但供舖利息增的情況,對投資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