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下周五起接受認購

國債下周五起接受認購

【本報訊】在人民幣滙率走弱及息率趨低形勢下,財政部今年在港推出的兩年期零售國債,發行額由30億元(人民幣.下同)縮至20億元。消息透露,市民可於下周五(27號)起公開認購,銷售期至12月14日結束,共12個交易工作天,銷售期較以往略長;散戶最低認購額為1萬元。

今年銷情料遜去年

銀行界認為,零售國債票面息率料低於人幣定存,而港元計價的通脹掛鈎債(iBond),息率亦因本地消費物價指數(CPI)續跌而下降,但零售債始終有二手市場買賣,較定存靈活,需求即使減少,仍有基本客戶支持。
去年零售國債票面息為2.93厘,市場相信今年水平會較低。星展銀行(香港)財富管理投資產品及諮詢部主管兼執行董事張宏浩表示,零售國債需求規模,或許不及以往明顯,但始終會有基本支持者,堅持認購國債的散戶會視之為多元化資產組合的一部份。
永隆銀行助理總經理及零售銀行部主管鍾少權稱,在人幣貶值預期下,料今年國債銷情將較去年差,不過仍會受較保守投資者的支持。上商執行副總裁兼產品拓展處總監陳志偉亦說,債券有靈活性可在二手市場買賣,定存要「坐到底」,屬穩健型又希望保持資金流通的投資者,會有興趣認購債券。
本港8月及9月CPI按年僅分別升2.4%及2%,7月底政府公佈的2017年到期iBond債券,最新浮息率為3.68厘。
張宏浩認為,內地經濟放緩,加上本地消費意欲及財富效應縮減,未來兩季CPI數字料會「偏淡」,追蹤通脹率的iBond息率,難再有3、4厘的吸引水平,會降至約2、3厘,但已持有的投資者會繼續揸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