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拒增同志選項

人口普查拒增同志選項

【本報訊】每5年一次的中期人口普查明年進行。政府統計處否決把「同性伴侶」或「同性同居」設立獨立選項,並收集數據。多個關注性小眾團體今午出席立法會「普查及統計(2016年人口普查)令」小組委員會會議,批評統計處令社會上的性小眾「被消失」,剝奪他們參與政策制訂的權利,甚至墮入法律陷阱。

性小眾「被消失」

統計處評估認為,有相當多數目的有關受訪者不願意於受訪期間,在其家人在場下披露其同性婚姻或伴侶關係,同性伴侶或同性同居人數可能被大大低估,故維持現時「婚姻狀況」選項,即「從未結婚」、「已婚」、「喪偶」、「離婚」及「分居」等;處方認為加入「同性伴侶」、「同性同居」或「第三性別」的分類並不可行。
香港彩虹發言人楊柱永批評統計處的解釋是自我審查。彩虹行動發言人岑子杰斥統計處令性小眾繼續「被消失」,有已婚朋友於2011年被選中要填報人口普查,當填上同性配偶資料卻被指錯誤而不能呈報,若填寫虛假資料則屬違法。
不少團體支持統計處的做法。定向新世代召集人馮家樂認為,雙性人在社會上屬少數,在醫學上是因基因亂序所造成,人類應順應自然,不應隨便把沒全民共識的觀念及價值,輕率引入政策中。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有7,495個家庭由同一性別而成員與戶主沒親戚關係的人士組成。政府統計處署理處長梁坤志回應指,徵詢過政府及多個社福機構的意見,基於優先次序及可行性,故否決加入「同性伴侶」、「同性同居」或「第三性別」的分類。他解釋,人口普查的資料必須準確,否則不能協助政策制訂及社會討論,也會引起誤導。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