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識飲惜食】
正當其他米芝蓮星級餐廳、大廚,都為來年保留或增加星星而絞盡腦汁、制訂應對方案,開業兩年、剛於月初摘下一星的法國餐廳Serge et Le Phoque,其主人Frédéric Peneau及Charles Pelletier卻氣定神閒地說:“We will not change!”兩年來,他們堅守信念:喜歡的人自會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好了;只做自己滿意的菜式,不為取悅任何人而改變,這亦正是餐廳的獨特魅力。
記者從未見過一間一星法國餐廳,營業前的半小時會如此輕鬆,店主、主廚、侍應及侍酒師共十人,竟然圍起來一起喝香檳,談個不亦樂乎。是為摘星而慶功嗎?「不,我們本來就喜歡party。」Charles笑得燦爛地說。奪星固然興奮,但「星」從來不是目標,2011年憑巴黎餐廳Le Chateaubriand勇奪「世界50最佳餐廳」第9位的Frédéric表示,他們只追求客人面上的笑容,要他們吃得盡興。
寧棄午市 精益求精
別看他倆隨性,對食物卻執着得很。因為喜歡酸的刺激,所以餐廳除了甜品,其他菜式都帶酸味,Frédéric說:「我知不是人人也接受,但喜歡的人會再來就好了。」就是不肯改變風格遷就。 更甚的是,明知香港舖租昂貴,但他們為了專心做好每碟菜式,一年前寧願放棄賺錢的午市只做晚市,「錢不是最重要,食物品質才是。」
餐廳所有菜式都由Frédéric設計,只用最頂級的食材入饌,如乳鴿只挑選生長於法國諾曼地省Brittany與Loire Valley之間的,因為肉質最腍、肉味較濃,為了讓口感更佳,他們會把乳鴿熟成14日才用。他說相等質量的乳鴿,香港只有二星餐廳Pierre捨得用。食材貴價,加上星星加冕,明明可以加價,但他們堅決說不,「大眾化一點才可以吸引不同階層,人多才開心。」果然貫徹與眾不同的風格。
Serge et Le Phoque 灣仔灣仔道3號尚翹峰1座地舖B2
記者:吳宛蔚
攝影:許先煜
編輯:陳國棟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