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
網購成風,本地創立的網購平台MyDress就「食正」這股風潮,透過銷售最新日韓服飾,成功在競爭劇烈的零售市場殺出血路,上月獲南華早報(583)入股。MyDress董事黎文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未來會利用資金提升數據庫,希望以「大數據」(big data)追蹤消費者的喜好來谷生意。
記者:黃珮琳
由香港人創立的時裝購物網站MyDress,主力為本港辦公室女性提供過萬款日、韓系服飾,開業近三年,facebook粉絲突破19萬人,每日密集「出post」,不時亦會推六折或「買一送一」等優惠。
「夜晚多人揀bra」
不過,MyDress在截至今年3月底止財政年度,仍要虧損313萬元;黎文解釋公司並非「賣一件蝕一件」,只是初期開支實在較大,「要收支平衡好容易,不過賺錢唔係首要任務,現階段仍要投入資源擴展」。意味MyDress暫未有收支平衡目標。
黎文表示,南早入股的金額會用於建立及提升系統、改善用戶體驗、擴充團隊、宣傳。他所提及的系統,正是用作收集及分析大數據,目前MyDress主要客戶群為18至30歲女性,每張單平均消費為500元,用戶由登入網站至落單,平均需時15分鐘。
黎文透露,這些沉悶的數據,其實可帶來有趣發現:如「辦公時間多人揀衫、夜晚多人揀bra」。亦有個別用戶每日都「落單」,是不折不扣的「購物狂」。
公司會可因應用戶的瀏覽及消費習慣,分析其個人喜好:「希望做到將指定呎碼、顏色的商品畀用戶睇,增加命中率;若用戶睇過一對鞋但無買,我哋就設計廣告追住佢,令佢喺某時間內到其他網站,都會見到那對鞋,提醒用戶㩒掣落單。」
盼與南早有協同效應
另一位董事黃震宇補充,未來3至5年屬公司「爆炸期」,未來會引入更多歐、美品牌,而本月將與牛仔褲品牌Texwood合作,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
南早早前以4,000萬元入股MyDress的56%股權,據了解南早非唯一買家,最終跑出並非因為開價最高,而是其理念與管理層最相近。
黎文笑指,MyDress可以藉南早旗下多份已經累積一定讀者的刊物,轉化成為新收入來源,締造協同效應,而且最重要是南早承諾,不會干預公司的日常運作。
黎文表示,短期內無計劃悉售mydress餘下股權。據早前南早的通告披露,南早在入股MyDress後三年,可行使認購期權收購MyDress餘下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