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香園:滬港通應一死以謝天華? - 密西比

樂香園:滬港通應一死以謝天華? - 密西比

轉眼間,去年11月千呼萬喚始出來、曾被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形容為外資「恨不得明天就開戰」的滬港通,結果令很多人(大部份是官員)「大跌眼鏡」。單看數字,一年下來,滬股通餘額仍超過1,700億元人民幣,即投資者僅用了40%額度;南下港股通亦不遑多讓,年內只是用去約37%額度,「歡迎程度」可算「同是天涯羅樂林」。
港股通又好,滬股通又好,很多分析文章也曾寫過,說穿了,都只是中央加大人民幣使用量把戲,以期增加人民幣使用量,從而達到令人民幣符合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旗下特別提款權(SDR)一籃子貨幣名單的終極目標。中央希望藉此「明益」香港的說法,很早已沒有市場,數據亦證明市場看法是對的。
滬港通表現與成交均強差人意,各方不去研究如何強化滬港通,卻要於現有基礎推進深港通,這樣做不是本末倒置嗎?事情確是本末倒置,可惜這只是市場看法,因為中央心目中,人民幣能否納入SDR才是「本」,滬港通滬股通深港通,通通只是「末」。題外話,若情況再沒起色,會否有人要「一死以謝天華」?

密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