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浪迹遊蹤】
大自然無法哭訴,又不懂反抗,正正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受害者。
我們的郊野公園,終日被一男子和鄉紳土豪打主意,隔了個太平洋的澳洲,原來也無法獨善其身,當人類文明入侵自然,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在全澳最大的、以上萬條鱷魚為賣點的卡卡杜國家公園(Kakadu),我和一位袋鼠天使有過一面之緣,她讓我驚覺到,就算我們如何小心翼翼,都無法扭轉文明伴隨而來的破壞。
在加油站和袋鼠天使擦身而過,她是Dorit Taylor,丹麥人,來了澳洲十年,仍然看不慣公路上經常出現的狀況:國家公園內的高速公路,常有袋鼠橫屍路上,對澳洲人來說已是常態,袋鼠經常衝出馬路,收掣扭軚反而更加危險,司機通常向前直駛,法例亦容許,人類安危顯然凌駕動物權利。無法制止交通意外,Dorit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每星期在公路上「巡查」,在失去體溫的袋鼠身旁停下,檢查牠們的口袋,接走沒有求生能力的袋鼠寶寶,用布裹着帶回家飼養。碰面當天,她說家裏養了八隻袋鼠寶寶,她把較小的兩隻帶在身上,每隔四小時餵一次奶,努力補救人類帶來的傷害,寄望魂斷公路的袋鼠媽媽早日安息。
20個香港之大 含天然鈾礦
有人類的地方,就會有發展的爭拗,澳洲沒有土地問題,但同樣面對發展的矛盾。全澳洲最大的國家公園Kakadu,面積相等於20個香港,有平原、濕地、瀑布、河流,一年六個季節,是大鱷樂園,也是鳥類天堂。或者上天想考驗人類,得天獨厚的生態不夠,再送你寶貴的天然資源──全球五分一含量的鈾礦。鈾(Uranium)是核能發電的原材料,以核能發電的地方便需要輸入鈾金屬,擁有這個份量的鈾礦,等於養了隻會生金蛋的雞。以為外國的月亮特別圓,原來澳洲人也敵不過經濟發展的魔咒,雖然這裏的土地大部份歸原住民所有,自八十年代,政府在一片爭議聲中默許商家採礦。近年,日本地震釀成核災難,掀起反核浪潮,鈾價格一路下跌,盈利大不如前,原住民乘勢表明,五年後礦產地租約期滿,鐵定不會續約,才算為發展和保育的拉鋸戰畫上休止符。
一萬條鹹水鱷魚 年年食人
包圍着鈾礦的,是一片大鱷的領土。Kakadu和世上最大磐石烏魯魯同屬北領地,但前者土地濕潤,受季候風洗禮,後者沙塵滾滾,一片荒蕪。每年雨季一到,三分一個公園頓成澤國,成為鹹水鱷魚(saltwater crocodile)的遊樂場。我們趕在風季前來到,趁大地未被雨水覆蓋,登船用水路探索濕地。Yellow River Cruise是由原住民經營的觀光船,上船之前,岸邊豎立了鱷魚出沒的警告牌,並加高圍欄,因為水位一漲鱷魚隨時上岸。開船不到五分鐘,第一隻鱷魚迎面而來,伏在淺灘上面,動也不動,船隻徐徐靠近,人人像蜜蜂一擁而上,四米長的成年鱷魚,幾乎在我伸手可及之處,明明前一天在達爾文的保育中心見過無數大鱷,但在野生環境看見的還是不一樣。不過緊張的心情很快過去,太陽之下,懶得連眼也不願眨的大鱷,很容易令人失去警覺性,望多兩眼,我便有再靠近一點的衝動。沿着河,向下游進發,視線內的鱷魚都在地平線上,要察覺潛伏水中的鱷魚並不容易,牠們只會露出鬼祟的雙眼,船長Dennis笑說,只要有人跌入水裏,我們便可見到40條鱷魚一同現身。粗略估計,整個國家公園至少有一萬條鱷魚,每年也有一兩宗鱷魚食人的意外。
還未看膩鱷魚,又要跟船長的指示追蹤雀鳥。這裏是候鳥天堂,澳洲有三分一的品種,即280種鳥類,都在這片濕地棲息。雀鳥跟鱷魚不同,人性化得多,這一帶出沒的,色彩鮮艷不在話下,隻隻都是性格巨星。最易辨認的,肯定是在枯木上歇腳的Australian Darter,每次下水捕魚後,牠都會大鵬展翅,等待黑卒卒的羽毛晾乾,可能神態過於招積,常被當地人取笑,翅膀張開有多闊,意味着牠的魚穫有多肥美。有鳥兒得意洋洋,也有鳥兒癡心一片,Radjah Shelduck也許是鴛鴦的近親,堅持從一而終,若果伴侶死去,另一隻也會鬱鬱而終,所以全澳洲也禁止捕獵,以表敬意。
胡亂引入侵者 生態失平衡
鱷魚、雀鳥、禿鷹、水牛在濕地上各據一方,看似並存而不悖,船長卻說是一片假象:「澳洲本來沒有水牛,數十年前由外地引入,因為沒有天敵,水牛數量一發不可收拾,牠們把平原的植物吃清光,又經常在泥裏翻滾和挖洞,令鹹水慢慢滲透泥土,把原有的動植物趕入末路。」翻查資料,水牛十九世紀被引入北領地,為當地人提供牛肉,怎料後患無窮。偏偏澳洲人還未學精,野豬和海蟾蜍,統統是引狼入室的例子,新移民沒有入鄉隨俗,只有蝦蝦霸霸,大自然的字典裏沒有大愛,更沒有左膠,你不捍衞自己的地方,就是死路一條。如今公園靠護理員久不久獵殺水牛和野豬,企圖減輕傷害,但仍是覆水難收。在大自然面前,還是一動不如一靜,少建設當幫忙,無為便是人類最大的作為。
卡卡杜國家公園(Kakadu National Park)
門票:澳幣$25(約港幣$138),14天有效期
網址: http://www.parksaustralia.gov.au/kakadu/
交通:由北領地首府達爾文前往約兩小時車程,Viator亦有提供3日2夜或2日1夜的Kakadu旅行團
一年六季
在Kakadu聚居上萬年的原住民,把一年分成六季。
12月至3月——Monsoon season,雨季,炎熱潮燙,河水氾濫,動植物迅速繁殖。
4月——Knock'em down storm season,強勁風季,雨雲四散,洪水隱退,植物開花結果,經常出現強勁而暴烈的風暴。
5月至6月中——Yegge,溫度和濕度回落,早上大霧濃罩,濕地上長滿蓮花,原住民按傳統放火清理雜草,刺激植物生長。
6月中至8月中——Wurrgeng,寒冷季節,日間約攝氏30度,夜間徘徊在攝氏17度。氾濫平原開始變乾,水鳥聚集碧潭。
8月中至10月中——Gurrung,炎熱的旱季,溫度可達攝氏37度,原住民捕獵肥美鵝群,海龜在沙灘上生蛋,雨雲開始積聚。
10月中至12月——Gunumeleng,季候風前期,天氣持續炎熱,濕度攀升,間中有驟雨,水鳥活動頻繁,按原住民傳統,會由氾濫平原移居至山澗,避開即將來臨的風季。
TRAVEL MEMO
簽證:持BNO護照和特區護照均需在網上做電子簽證(ETA),費用$112。 https://www.eta.immi.gov.au/ETAS3/etas
機票:前往北領地首府達爾文,最直接的方法是乘坐捷星航空經新加坡轉機,機程約八小時(未計轉機),單程機票連稅$1,385起。 https://www.jetstar.com/
匯率:1澳元約兌5.55港元,文中價錢已折算成港元
鳴謝:捷星航空、北領地旅遊局
記者:陶思敏
攝影:潘志恆
編輯:李寶筠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