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每日150個內地單程證來港配額,已成本港主要人口增長來源。據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自1997年回歸至今18年,共有87.9萬人持單程證來港,以本港730萬人口計算,佔約一成二。而且,去年跨境婚姻也佔本地登記婚姻近40%,當中與內地男結婚的港女更逐年增加,都令本港越來越多新香港人。
記者:佘錦洪
立法會內務委員會轄下研究內地與香港特區家庭事宜小組委員會下周一進行例會,昨上載政府最新匯報文件。文件指出,自1997年回歸以來,共約87.9萬人透過單程證制度來港定居與家人團聚。以統計處數字計算,2015年年中香港有730萬人口,新移民即佔總人口約12%。
去年跨境婚姻佔四成
該文件又引統計處推算,至2043年年中本港人口將增至822萬人,其中新來港人士將是人口增長主要來源,認為他們可紓緩其後人口下降的趨勢。
文件指出當局會繼續提供各種支援服務,例如來港前的支援、語言和技能訓練,以及就業支援,以協助新來港人士及早並充份融入社會,並幫助他們成為社會寶貴的人力資源。
文件又提到2014年跨境婚姻佔本地登記婚姻接近40%,當中大約26%涉及本地女性與內地男性,並且逐年增加。政府認為現時跨境婚姻普遍,但是單程證制度仍然要繼續實施,令到內地合資格的居民可以有序來港,與本港的家人團聚。
政府自2011年4月起,容許香港居民在內地「超齡子女」申請來港定居,截至今年10月已經有逾4.7萬人獲發單程證,遠低於1999年政府聲稱的167萬人。超齡子女即其為香港居民的父或母,在成為香港永久居民時,其子女未過14歲者。
另外,政府自2013年起實行「零雙非」,文件引醫管局數字指出,預計今年分娩宗數預為41,720宗,較去年的39,575宗上升5.4%,同時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的病床住用率預計超過100%,遠高於醫管局兒科中央統籌委員會所倡議的80%適當使用率。
當局考慮到本地孕婦對公立醫院產科及初生嬰兒深切治療服務的需求持續殷切,認為公立醫院目前並沒有餘額為非本地孕婦提供產科服務,無意改變「零雙非」政策。
政府表示,會適時檢討人口政策,以確保政策符合當時社會、經濟和人口挑戰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