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民或會埋怨泛民不在各區派人參選,令他們無票可投,促成建制派在逾60區自動當選,但負責協調泛民出選的民主動力召集人趙家賢強調,選民須明白選舉絕非候選人在選舉前空降、口喊民主便成,實際需在地區長期經營,人才與錢財缺一不可。
四年花過百萬
今屆區選也在東區太古城西選區競逐連任的趙指,泛民要派人參選,首先是有人兼有錢開拓地區服務,由租辦公室、日常營運、聘用職員等,1個月使費最少幾萬元,1年便是數十萬元,若經營4年便需過百萬元;若泛民不投入這些時間、資源,只待選舉時靠空降、靠說自己是民主派,只會徒勞無功。
外界也許以為中產屋苑,選民多是有識之士,不乏支持泛民選民。本身是太古城業主代表的趙家賢指,候選人要介入中產屋苑,最直接是先做業主或租客,否則居民只會覺得來者是「抽水」。即使並非業主或租客,該泛民候選人起碼要懂得大廈維修、屋苑管理、地區事務,但泛民中未必有太多人選擁有這些志向、專業,同時願意在地區投入大量時間兼矢志參選。
他以沙田第一成為例,指該區僅一個業主立案法團,主席是已自動當選、人稱城主的黃嘉榮,加上第一城內多是私人地方,一個外人要在內宣傳並非易事,因此今屆沒任何泛民曾示意想挑戰沙田第一城。太古城西另一參選人為吳志隆。
■記者姚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