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
緬甸無論門票、船票、住宿等都「內外有別」,對國人和外國人收費差別可高達20倍。緬甸人理所當然的說:「因為外國人有錢呀!」當看真巨大貧富差距後,這句話聽起來不那麼冒犯,中國官太太耳上翠綠點綴,可能一個緬甸人勞碌一生都賺不來。
Dala鎮有條災民村近年成為旅遊景點,當地導遊、司機會主動帶遊客去探訪,帶你看被海嘯摧毀家園的一百戶民眾聚居在沒有水電的簡陋木屋裏(圖),靠摘野菜和賣花謀生,望着政府的稻田卻不能吃,有人會跟你說:「不要給他們錢,請買米送給他們。」
當我被帶到當地所謂米舖,一包50公斤「愛心米」要價50到100美元(約390至780港元)時,疑問開始來了,怎麼比香港米價還貴?到底是慈善還是「掠水」?這些錢會落在誰手裏?
我信村民的貧窮是真切的。當出口中國翡翠賣出天價,在緬北礦山中的居民卻在承受軍政府為把持翡翠利益而無日無之的戰火,更不要說礦山裏的採石童工;當一個外來中國地盤工人月薪還高於緬甸國會議員時;當很多軍方出身的議員人工雖低但多是富商巨賈時……希望民主的降臨能令緬甸人民分享到國家的富饒。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