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選委任制玩完建制派盡地一煲攻泛民?

區選委任制玩完
建制派盡地一煲攻泛民?

建制派也有久攻不下的堡壘。南區最資深的民主黨區議員柴文瀚,2003年首次參選就勝出,之後連續兩屆高票當選,據聞連建制中人也不禁講聲「佩服」。柴文瀚坦言,自己一直遭建制派窮追猛打,過去幾屆對手不斷「變招」,先後以強大地區網絡、專業人士形象及「委任議員扶持」等多種策略攻擊,從中可見到建制派的部署方向。

2003年民主黨華富二區議員黃震遐退下火線,由26歲的議員助理柴文瀚接棒參選,對手是99年敗給黃的民建聯麥志仁。柴指,麥是當時的建制派南區頭目,屬民建聯重點栽培人物,由於麥已落區多年與街坊打好關係,因此民建聯當年是以他的強大地區組織網絡為主要攻勢,加上傳統左派的鐵票,柴形容當時很難應付,但最終以2112票擊敗1550票的麥。

建制派以學歷不高的「區佬」麥志仁挑戰失敗,立即變招,派出港大畢業的「隱形工聯會」女律師曾梓筠落區再戰。柴表示,建制派較少高學歷的專業人士,加上他本身沒有專業背景,形象上或有輸蝕,但07年柴還是以2450票連任,得票是曾的2倍以上。連勝兩次後,柴文瀚隨即面對新的「攻擊」,因為2008年政府直接委任麥志仁為區議員,讓麥可使用公家資源開辦南區的議員辦事處,開展地區工作,並可繼續維繫民建聯與街坊的關係。

柴解釋,除薪津外,委任議員還可名正言順地約見政府官員、出席各種會議、掌握最新資訊,繼續維持政黨在該區的「政績」;更重要的是,委任議員可借此機會培訓新人,帶同他們一齊見官開會等,助其累積經驗。柴舉例指,上屆對手民建聯黃才立,一直跟隨委任議員兼黨友楊位款工作,例如一起約見運輸署討論交通問題,再派傳單宣揚工作。但2011年選舉柴還是以2234票擊敗對手。強攻下連贏三次,柴相信因為自己在地區實幹工作,感謝街坊的肯定。至於黃才立則留守華富北多4年,今屆再參選挑戰柴。

今屆起政府將取消委任制,建制派以後少了此優勢,柴認為他們將盡地一煲,「攞得幾多得幾多」。至於另一「騎呢」招數,就是柴認為黃2008年落區以來,無論是髮型、衣着和眼鏡等造型上都跟他極度相似,單張上的相片也非常相像,「有啲街坊真係分不開,今朝先有街坊問我係咪姓黃」。他提醒選民投票時要認清政黨嘜頭和候選人名字,不要被混淆視聽。本報曾聯絡黃才立,他拒絕接受訪問。

記者陳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