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蘋果》揭發香港管理專業協會(HKMA)涉嫌代國力書院收生後,HKMA發表聲明,承認國力負責菲律賓課程的入學審批、評核作業、安排論文答辯等多項工作,HKMA只負責招生和推廣。但教育局至今仍將HKMA列為主辦者。有教育界人士批評事件猶如將學生「賣豬仔」,認為政府須堵塞漏洞。
記者:陳建平
根據教育局資料,在香港開辦的菲律賓太歷國立大學(TSU)教育管理學博士課程以及比立勤國立大學(BSU)工商管理博士課程,都是由HKMA擔任主辦者(operator)。
不過,報讀上述TSU課程的民建聯區議員鄭琴淵向本報指,最初是向HKMA報讀,但論文答辯和畢業禮均由國力負責,「我都搞唔清楚佢哋嘅關係」。據了解,另外有一名大學教授也是向HKMA報名入讀上述BSU課程,後來卻需到國力做論文答辯,事前全不知情。
HKMA周日晚發聲明,指國力書院母公司「國力教育機構」,是負責TSU及BSU香港辦事處的管理工作。聲明承認,香港辦事處的職責包括審批學生入學及學分豁免、評核課程作業及論文、安排論文答辯、向大學建議畢業生名單及保存學員記錄。HKMA的職責則是課程推廣、招生、行政支援及部份教學安排等。
教協:掛羊頭賣狗肉
早前有舉報人向本報透露,上述的TSU課程實際上由國力「外判」予HKMA營辦。翻查資料,至少3名國力理事會成員與HKMA有關係,其中鄔澤銘做過HKMA助理總幹事,王志康則擔任HKMA其中一個課程的指導導師。
教協會長馮偉華認為事件予人「掛羊頭賣狗肉」的感覺,因為HKMA聲譽較國力好,有學生或受HKMA吸引才報名,後來才知被「賣豬仔」到國力。他又指,教育局名單上只有HKMA作為課程主辦者,局方可能從不知其與國力的關係,變相令監管工作更困難。
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委員阮博文指出,若HKMA在學生報名時無講清國力的角色,就是有問題的做法;他認為現存制度有漏洞,因為政府不能掌握實質的課程主辦者。教育局則回覆指,非本地課程之「主辦者」是負責主辦課程的機構,或跟學生訂立合約的機構,「主辦者」並非必須直接提供課程,「主辦者」入紙時亦毋須列明其職責。
另外,HKMA聲明稱去年2月起已再無處理上述課程的新生入學,但本報搜尋Google網站紀錄,發現上周三HKMA網站還有相關課程資料,TSU教育管理學博士課程更列明是明年1月截止報名、2月開學;但現時相關資料已經下架。
HKMA昨回應指,國力是兩間菲律賓大學的香港辦事處,不是第三方機構,因此不存在角色不清的問題。但HKMA承認一直在網站替TSU收生,但因為收生不足所以上月底決定取消,直至日前才更新,對引起誤會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