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慢煮+烤外皮 完美火雞

【飲食籽】慢煮+烤外皮 完美火雞

【飲食籽:識飲惜食】
對歐美家庭來說,火雞是感恩節及聖誕節的傳統菜式;對香港人來說,火雞是不太懂吃亦不算常見的西式食材;對我來說,火雞有着親切又不堪的回憶。還記得初中時期,每月總有兩星期以爸爸炮製的火雞三文治當午餐,咬着厚實而稍乾、帶少許甜味的火雞肉,覺得不是味兒,甚至要求以兩片火腿取代其位,後來才知道相對高檔次的火雞,營養價值高,非一級致癌物可比,全是爸爸的心意。來到這感恩與祝福的季節,是時候好好重溫這份遙遠的火雞滋味,記者更請教了知名大廚,讓火雞的味道走向完美。

認識多一點火雞

在這個食得誠惶誠恐的年代,不妨先了解一下火雞。這隻原產於北美洲的家禽,黑頭紅羽毛,有說因為歐洲人覺得牠像土耳其人的服飾,因而取名「Turkey」。其體形比雞隻大數倍,肉厚味淡,但擁有「一高二低」的營養優勢,即是高蛋白質含量,同時低脂肪及膽固醇,而且脂肪屬不飽和脂肪酸,更富含鐵、鋅、磷、維他命B6等等,有助保持心血管健康,更有說可減壓和消除焦躁不安。
聽起來相當神級,不過約400年前,歐美人尚未有此認知,有傳是因為當時美洲大陸的英國移民物產貧乏,火雞卻遍佈山野,因此捕捉火雞當聖誕食材。及至加拿大及美國先後訂下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及11月第四個星期四為各自的感恩節,火雞就發展成當日一家品嚐的菜式。

火雞奇聞 最怪異習俗

美國白宮每年感恩節都會在總統帶領下,赦免一兩隻火雞,免牠們一生被任何人食用,但同日,牠的大量兄弟姊妹依然成為每個家庭餐桌中央的美食,想起來有種看驚慄災難片的感覺,難怪特赦過六次火雞的奧巴馬亦表示這習俗令人困惑。

奧巴馬去年特赦的火雞名為Mac和Cheese。

火雞變國鳥

有說前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因為喜歡火雞,曾在國會提出以牠為國鳥,其實那只是總統與女兒在家書中表示,火雞充滿勇氣而值得尊敬,並不打算定為國鳥。

若將火雞印在美國錢幣上,會變成怎樣?

烹調火雞 反傳統先好味

一般火雞烹調法,就是全隻火雞放進焗爐中烤焗約三小時,火雞中釀入了栗子、豆、麵包和芹菜等餡料,最後配上薯仔、雜菜及小紅莓醬享用。不過預備開班教授烹煮火雞的香港四季酒店行政總廚Chef Herve Fucho,對這個煮法有點意見,「要讓全隻火雞平均地煮熟,同時保持外皮金黃脆身,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常出現的情況是火雞胸過老,而火雞腿未熟,因兩部份是不同的肉質,所需熱力及時間都不同。」
Chef Herve研究出以slow cook去解決這問題,以長時間低溫烹煮,讓全隻火雞平均受熱,然後才烤香外皮。Chef Herve強調,取出經過9小時焗煮的火雞後,必須放涼至室溫,確保火雞內的大量熱氣已慢慢排出,才可加以雪藏,以免火雞皮吸收太多水氣而變稔,無法烤出脆皮。他亦送上自家貼士,在火雞內殼加入少許檸檬,不但不會讓火雞變酸,透過蒸氣更會為火雞肉添上清爽香氣。

法國出生的Chef Herve曾於美國及墨西哥等地的四季酒店工作,經常炮製火雞。

雖然花上一整天炮製火雞,但其實方法非常簡單,大部份時間都在等待。

Step 1:先將火雞綁好,釀入足夠的餡料,令其膨脹。

Step 2:以攝氏60度低溫焗煮火雞,約4至5公斤重的火雞需焗9小時15分鐘,火雞大致熟透,但表皮要保持白身,然後放涼後放入雪櫃一晚,保鮮並鎖住肉汁。

Step 3:火雞取出放回室溫約一小時,再放入烤爐,以攝氏200度烤約35分鐘,令外表呈金黃色。

四季酒店「完美火雞晚宴班」
日期:
11月21日
時間:
11:00am
收費:
$1,488(課堂連火雞配酒午餐)
查詢:
3196 8319

東南亞食法 不讓歐美專美

火雞原產於美洲,興起於英倫,亞洲地區則似乎對此食材興致不高,但今年有多間中式及東南亞餐廳,不約而同推出非西式製法的火雞菜,雖說是想在節日中湊湊熱鬧,但依然用心研究,相當有誠意。
中式代表有卅二公館的烤火雞三重奏,將一隻火雞當北京烤鴨一樣掛爐並以蘋果木烤香,先伴薄餅再化成沙律及生菜包兩食,非常有趣,行政總廚李文星師傅更表示,火雞比鴨瘦身,皮下脂肪少,因此火候要特別調控,以慢火長時間燒;柏景餐廳的自助餐將推出火雞版八寶鴨,在火雞中釀入臘味糯米飯及栗子等,再烤至金黃香口。而東南亞代表則有海灘餐廳Limewood,大廚Russell Doctrove表示:「火雞的優秀之處在於幾乎能配搭任何配料,因此改以新鮮菠蘿醬醃製火雞,慢烤後的火雞香甜且充滿亞熱帶風情,配合椰子檸檬葉香飯及烤椰絲粟米最適合。」

烤火雞三重奏 $1,680(需三日前預訂) 

包含三款不同煮法之火雞。其中一味先將火雞風乾24小時,以麥芽糖及醬汁醃製,於明火掛爐在蘋果木中烤,格外滋味。(a)

香烤原隻火雞伴菠蘿醬 $1,880 

菠蘿醬以新鮮菠蘿、泰國紅椒及香料等製成,為火雞添加酸甜味道,呈現不一樣的味道。(b)

烤原隻火雞釀臘味栗子糯米飯 節日自助晚餐$578起 

火雞肉吸收栗子香及臘味的油香,從內到外味道皆吸引。(c)

(a)卅二公館
中環德輔道中4至4A號渣打銀行大廈地庫

(b)Limewood
淺水灣海灘道28號The Pulse地下103及104號舖

(c)柏景餐廳
尖沙嘴廣東道33號中港城皇家太平洋酒店園景翼2樓

大餐配佳釀 睇雞揀美酒

勞師動眾煮火雞,怎能缺少美酒配搭?火雞本身油脂少,但烤焗後口味變得稍為濃,挑選溫和不搶味的紅酒,例如Pinot Noir一類最穩陣。記者請教了Lily & Bloom餐飲經理Mr Chester Grucza配酒技巧,他表示炮製火雞的方法變化萬千,可烤、可炸、可煙熏,因此配酒選擇更廣,如帶酸甜的白酒可消減油膩,偏甜如Riesling可提升肉香,帶莓果酸的紅酒就如經典紅莓醬一樣絕配,味道濃烈的紅酒則是配炸火雞的首選。此外,Lily & Bloom的調酒師Pawel Mikusek亦用上不同節日材料,如小紅莓、肉桂、鼠尾草配上Wild Turkey Whiskey。Pawel指雞尾酒未必適合與火雞一起品嚐,但作為餐前酒及甜品酒享用,則令一頓火雞宴更完滿。

餐飲經理
Chester Grucza

調酒師Pawel Mikusek

Cold Snap $100 

香橙、小紅莓及肉桂等,帶來酸酸甜甜的感覺,Bombay氈酒則能以其微辛中和甜度,更適合餐前開胃口,迎接美食。

Not So Cold Turkey $100 

混合Wild Turkey Whiskey、Benedictine廊酒及Jerry Thomas Bitters苦味酒,加入新鮮泡好的伯爵茶,適合用餐後品嚐。

Eva Fricke 'Lorchhäuser Seligmacher' Riesling  $225(杯)$1,180(支) 

甜味、果味與微微酸度成很好的平衡,入口明朗、乾身清爽,能中和烤火雞的油脂。

Domaine de L'Arlot 'Clos de Forets' ler Cru Pinot Noir $330(杯) $3,980(支) 

帶有布冧、黑莓等深色生果感覺,並有少許香草味,能配合炸或煙熏炮製的火雞。

Radio- Coteau 'La Neblina' Pinot Noir 
$1,680(支) 

美洲的火雞配上美國紅酒似乎最圓滿。這支Pinot Noir富紅莓、覆盆子等紅果香味,與火雞味道合襯。

Lily & Bloom
中環蘭桂坊雲咸街33號LKF Tower 5樓及6樓

麥太都要學 食剩火雞點算好

還記得當年看《麥兜故事》,麥太在聖誕節炮製了原隻火雞,卻與麥兜吃足半年「各式各樣」火雞菜,吃到哭了,當下想起自己吃了多時、老父親製的火雞三文治,的確好笑感觸。故事末端,麥太將剩下的火雞悄悄丟了,但記者就選擇請教Chef Herve,「美國人在聖誕日後享用火雞剩肉是傳統,基本上打開雪櫃看到甚麼都可以共冶一爐,最基本當然是三文治或貝果(bagel),但做火雞餛飩亦相當吸引」,Chef Herve更即場示範了配合蔬菜、香草醬及芝士,製作極邪惡又吸引的半溶芝士三文治,如果麥太看到這報道,故事可能會不一樣。

沒有固定食譜,只看雪櫃中有何剩餘物資,數片半溶芝士就能令整件事變得極吸引!

Step 1:先在烘得微脆的法包上,簡單塗上香草醬。

Step 2:在香草醬上加上一層蔬菜,然後放上火雞片。

Step 3:加上芝士後放入焗爐烘焗數分鐘至芝士半溶,然後加上各式喜歡的蔬菜,再加一層法包即成。

記者:黃穎妮
攝影:林栢鈞、潘志恆
編輯:李寶筠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