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期待的港中大戰今天爆發,若坐時光機回到11年前的11月17日,上代港足亦在廣州硬撼國足。該仗有份上陣的黃鎮宇及朱兆基,雖慨嘆比賽添上政治色彩,但喜見港足關注度提升,更齊齊舉起當年的12號球衣,化身第12人力撐後輩。
港足與國足恩怨不絕,除了經典的519,還有2004年11月17日的「逞強事件」。11年前,港足在世盃外亞洲區次圈作客以0:7大敗予國足,但後者得失球差不及科威特,黯然出局;當時救出12碼的門將范俊業因那一球之差,被國內媒體指摘「逞強」。現為港超東方擔任助教的黃鎮宇,當年與至今仍效力國足的鄭智埋身肉搏,但他對於同年主場一戰,記憶更深刻:「記得三月在小西灣主場,有近萬球迷入場,更有作客球迷在場內放煙花,就像意大利球賽,氣氛一流。」
國足爭出線「搶錢咁搶」
今季在夢想駿其擔任教練兼球員的朱兆基,則較記得11•17的硬仗:「當時國足要與科威特爭出線,我們連過半場也難,對方看見皮球就像搶錢般搶,相信今次港中大戰亦一樣。」當年兩軍為表現而戰,今仗卻添社會矛盾,阿宇有感而發:「以前足球就是足球,但近年兩地人民關係惡劣,大家都特別緊張。」
回憶總是美好,但對於這兩位前輩而言,今代港足才真正獲得球迷尊重,阿宇笑言:「以前怎會想過球員可以穿上西裝去簽名會,更有球迷組織睇波團,足球本應該有這種力量,無論懂踢波與否都感受到凝聚力。」
「國足不及港足團結」
今屆多名入籍兵獲召,但11年前的上代港足多是華將(全隊只有羅倫士為入籍兵),阿宇就認為入籍兵並非壞事:「只要有能力,一定可以佔一席位,就像葉鴻輝,只要他保持表現,相信地位不會被動搖。其實今代如李嘉耀、許嘉樂,近年進步很大,若果保持鬥心,假以時日定可成為大港腳。」阿宇關注港足,但絕少入場觀戰,反而朱基希望入場,今仗卻撲飛失敗,訪問中還搞笑地透過鏡頭向球迷求門票。身為港中大戰過來人,朱基就派貼士稱:「國足個人能力強,但不及港足團結,過去數仗我們看到港足連後備球員也非常集中,若今仗能要小心應付,別受氣氛影響情緒,要勝出並非不可能。」
後記:兩個12號?
球衣是球員身份象徵,阿宇與朱基應記者要求,從衣櫃深處翻出當年戰衣。阿宇的12號球衣,與舊相片完全脗合,但屬23號的朱基竟也拿出12號球衣,而背後名字「S K CHU」用紅布縫上,隱隱透出「C Y WONG」,莫非是A貨?記者百思不得其解,研究一番後朱基才想起,因為當年23號球衣不知所終,於是球隊改造現成球衣讓他留作紀念。一個收藏11年的謎團也就此巧合地解開。記者:鄭嘉慧 攝影:楊柏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