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美國牽頭制訂、談判歷時5年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本月初公佈正式文本,美國首席副助理國務卿唐偉康(Kurt Tong)昨日在港接受訪問時表示,一直實施低稅政策的香港,在TPP降低關稅方面,確實未必受惠太多,但「更重要的地方是非關稅(non tariff)措施」(如投資、服務及電子商貿等),服務業已佔本港生產總值逾九成,「香港應從自身長遠發展優勢,對加入TPP的利弊作出評估。」
TPP協定現有12個成員國(包括美日),唐偉康表示,台灣已表達加入意向,美方對此歡迎,「中國至今未有表達參加興趣」,有指香港並未獲邀加入,他認為「沒有誰獲邀不獲邀的問題」,香港長久已是亞太經合成員國,若表達加入興趣,相信TPP成員一定會認真看待。
TPP不宜與亞投行比較
是否要先待台灣加入的規格解決才到香港?唐偉康說此乃假設性問題,當務之急是先讓協定在美國國會內盡快通過簽署。
外界經常將TPP,與中國主導設立的「亞投行」比較,視為中美在太平洋盤地角力的戰場。
唐偉康認為,兩者不應相提並論,「亞投行是1間投資銀行,TPP是覆蓋全面造福廣泛國家的自貿協議,硬要對照,猶如將長頸鹿與大笨象作比較。」
他說,美方希望亞投行能運作良好,在促進自由貿易上讓不同國家受惠,惟儘管美方不反對成立,亦認為「並無強烈需要參加」,美國會「小心觀察」該行實際操作時,在知識產權、環保、安全性方面是否遵照國際規定。
另外,正出席亞太經合部長級會議的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表示,期望與東盟10國完成自貿協定談判後,本港可以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成員包括中國)。
唐偉康只重申,從美方角度,TPP協定高瞻遠矚涵蓋更廣泛,先有共同理念再凝聚成員,RCEP則先決定成員數目再嵌入貿易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