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大便無所出?四招免你肚谷谷!

【每日健康】大便無所出?四招免你肚谷谷!

無便意同無睡意一樣難頂,肚谷谷之餘,身體積聚過多殘餘廢物,對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坐馬桶但一物無所出,有口難言?參考以下四招,齊來告別馬桶拉鋸戰!

1.大便姿勢好緊要:馬桶是十六世紀發明,現代人的通便恩物,但原來未有馬桶時,人們如廁時均深蹲,這是最理想的排便姿勢,因為更符合人體結構,有助腸臟蠕動,便便暢通。

2.恆常通便:每個早上,我們總與時間競賽,按停鬧鐘後,換衫、執拾行裝、吃早餐、趕車返工……一切一切都是旋風式進行,沒時間大便都是自作孽。想改善的話,請每天早上在一個差不多的時間,預留十五鐘恆常如廁,因為我們的身體習慣規律,想便便暢通,就由你的指令開始。

3.多攝取膳食纖維:我們的消化管道是一組肌肉,膳食纖維可促進它運作。非水溶性纖維與水混合後,會令糞便體積變大及濕軟,產生便意,協助排出體外。生果、蔬菜、果仁、糙米等,均含極佳非水溶性纖維,而纖維所需攝取量,則會隨年齡及性別有所改變,建議女士每日攝取25g至30g,男士攝取35g至40g。

4.每天最少八杯水:水份對排便相當重要,有通便潤腸作用。如果缺少足夠水份,即使攝取大量膳食纖維也不能發揮功效,緊記每天最少八杯水,是你成功𣈱通腸道的不二法則。

資料來源:

Mindbodygreen

記者:陳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