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浪迹遊蹤】
有人說,在瑞士做隻牛,好過在香港做被生活掏空了的螻蟻。
這也許是對的,當我踏足瑞士山區,望着遍野無拘無束的牛羊,我這空虛的城市人,也有做隻牛的嚮往。走訪Bussalp山區農莊,遇上兩個瑞士牛郎,一個是留守山峯半世紀的傳統農夫,一個是從城市重返農耕的牧牛人,每天擠牛奶、放牧、製芝士,別人眼中像夢一般的生活,其實苦悶又尋常,他們卻滿足現狀,只因在那個與世隔絕的時空,生活仍有選擇權。
由繁華瑞士北面南下,走到Grindelwald小鎮附近的Bussalp。早上8時,我們已抵達1,800米山上的農莊,車停在一所木屋前,上百年的舊房子比山下紅紅綠綠的木屋更顯老態,以橫樑串起的牛鈴是農家的象徵,沉甸甸掛在門前,對岸雪山在迷霧中只露出一角,草地從腳底下斜延伸,牛鈴叮叮噹噹遍地響徹,清晨的阿爾卑斯山,在自然之聲中蘇醒。
有得揀 辭職上山當農夫
我依然睡眼惺忪,在牛欄門口迎接我們的瑞士農夫Michael Utecht已工作了幾小時:早上4點起床,先把昨天製的車輪芝士反轉,用大石壓上一天,再放到存放芝士的密封小屋風乾;5點為牛繫上銅鈴,放牧到草地吃草;6點擠牛奶和製芝士,夏季時每天能擠500公升牛奶,初秋不少牛女懷孕,只可擠200公升,一季總共能做三公噸、大約二百多輪芝士。從德國來學製芝士的夫婦,便跟我們一起圍着木桌,以傳統瑞士早餐開展新一天。
沒有傳統服飾,也沒有阿爾卑斯長號,在《飄零燕》的童話場景前,只有老實農夫。一身樸實便衣打扮的Michael跟我預期中的牧牛人有出入,不是指打扮,而是氣質。「其實我只能容許自己待在山區四個月,因為我是徹頭徹尾的城市人。」還未投入這裏的農家氛圍,所有幻想就被他戳破。果然,Michael並非傳統農夫,正職是溝通技巧訓練員,一年有三分二時間在巴黎工作。兩年前開始,每逢6月暑假便會換上膠鞋和圍裙,重返深山,只因他視這裏是身心休養之地。「以前我在國際公司做IT支援人員,做了十年了無生氣的工作,突然想生命有新衝擊,起初沒有頭緒,只想找個大自然地方讓自己生活得到平衡,所以辭職,來到這裏。」
毅然辭職,只為尋找新生活,在德瑞邊境農家村莊長大的Michael憶起兒時牧民生活,便決定重返農莊幹活,一試愛上,立即報讀farm school,上山學製正宗的Alpine Cheese(阿爾卑斯山芝士)。那年他47歲,在農場工作時認識了世代在Bussalp經營農場的Dres和太太Heidi,適逢Dres希望農莊轉型,正物色合夥人,遇上也正值生命轉型期的Michael,兩年前開始合作搞生意,發展農場的遊客生意,「我愛城市的生命力,同樣愛山上的寧靜務實,平衡的生活正是我想要的。」天堂之所以是天堂,是因為能選擇自己鍾愛的生活。
世襲牧牛人 全年冇假放
跟Michael交談時,Dres因為不諳英語,多數站在一旁。Dres是傳統農夫,格仔恤束腰,頭帶小矮人帽,多做事少說話,性格單純踏實。他有四個農莊,除了在Grindelwald小鎮農場,其他分別在1,600米、1,800米和2,000米山區上,為讓草皮有足夠時間生長,牛隻需隨四季不斷遷徙,6月由山下走到山腰,8月搬上最高山區,然後在秋冬季來臨時逐級下移,冬天則遷回小鎮過冬。
農莊由Dres家族世代經營,百年來以飼養牛羊、生產乳製品為生。農場養了25隻母牛、兩隻喜歡自己去散步的羊和一群會聽命令的山雞。看他牧牛,我也享受。繫上牛鈴,一聲吆喝,牛女緩緩步出,拍拍調皮的Antonia,安慰一下發脾氣不肯食草的Latina,再讓在我們交談時來湊熱鬧的牛女舔舔。Dres一星期七天也要工作,日出而作年中無休,除了做乳製品和放牧,每天要到山下收集乾草,為牛儲備冬天糧食,「山區天氣反覆,最怕是下雨弄不了乾草,牛的冬糧就成問題。」忙是忙,興致一來,還是立即拿起手風琴,跟女兒唱首瑞士山歌。
在Michael回巴黎的日子,Dres夫婦包辦所有工作,問他生活苦悶嗎,他說:「完全不悶,但一到暑假就很累,若給我五天假期就好了!」年輕時,Dres也有過環球世界的夢,但自20歲接手農場就專心牧牛,幸而子女也有意繼承家業,「希望他們決定接手前,先花時間看看世界,去趟旅行才好回來。」Dres內斂地笑了笑。
不求發達 尋求生活平衡點
瑞士是傳統農業國,二戰時受列強孤立,農夫們獨當一面養活了國民,時至今天,國家但依然重農,實行農業保護政策,農產品品種雖然單一,但價格一般比外國高。雖然政府支持當地農業自給自足,每個農莊也得到經濟援助,但Michael和Dres覺得不夠,「每年大約有2,000瑞士法郎(約16,000港元)資助,其實這點錢幫不了太多,惟有開設農莊體驗、芝士工作坊等讓旅客參加,在出售乳製品外幫補一下。有些人質疑政府對農夫的補貼,但他們未必知道農莊工夫有幾多、生活有幾難。」瑞士農場家庭每月最低收入為3,600瑞士法郎(約28,800港元),不少農場規模小的農夫需另覓工作才能養活一家,跟其他物價薪金絕高的瑞士城市差天共地,誰說如詩似畫的國度,生活只有逍遙沒有殘酷?
今年,Michael在牛棚屋頂下加建了一個可供遊客居住的小房間,讓人親身體驗牧場生活,同時幫補收入。在山區開創副業,是Michael對家鄉的一種回饋,也是對本地農民的善意幫助,「山區越來越多酒店和resort,每天能招待很多遊客,有可觀收入,但旅遊業過盛或會扭曲瑞士獨特文化。我們不用賺多錢,只想保持生活原貌,所以牛棚只有一、兩個小房間,讓遊客就像在家一樣。」兩位牧牛人,一個從城市回歸深山,開天闢地,找回生活平衡點;一個默默守護家園,深耕細作,對生活珍而重之。這個連牛牛也比我們「幸福」的天堂,靠的不是錢財身外物,或許只是比我們更懂得活。
Alpine Cheese 如何煉成?
TRAVEL MEMO
簽證:特區護照或BNO均免簽證。
機票:經多哈轉機到蘇黎世,
單程$2,943起,已連稅。查詢: http://www.qatarairways.com
匯率:1瑞士法郎約兌8港元
鳴謝:卡塔爾航空
Bussalp Eigeralp農莊
http://www.eigeralp.ch
記者:王秋婷
攝影:陳永威
編輯:黃仲兒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