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佔全球外儲料升至5%

人幣佔全球外儲料升至5%

【本報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落實本月底開會,討論人民幣納入為特別提款權(SDR)貨幣名單,人幣准入的呼聲高唱入雲。銀行界認為,人幣成為SDR一員,最重要是確認其作為國際儲備資產的象徵意義,亦直接推動人幣全球使用(貿易結算及投資貸款)會「長期增加」。業界預測,到明年底,人幣在全球外滙儲備資產組合佔比,由目前不足2%提升至5%,絕不為奇,中期更可升至10%。
不過,SDR因素不會對人幣滙率短期提振,人幣表現仍取決美元強勢,未來人幣或會更加波動。
渣打銀行(香港)全球研究部高級利率策略師劉潔表示,SDR不是一種貨幣,是一籃子可交易貨幣所組成的國際儲蓄資產記賬單位,但有了SDR的「Q嘜」保證,其「象徵」意義就等同公認此貨幣,作為全球央行及主權基金的儲蓄貨幣及儲備資產。

將受惠加入SDR

她估計,目前全球外儲資產總值逾11萬億美元,若剔除中國部份不計(因內地不能持人幣本幣作為外儲資產),人幣在全球外儲組合佔比低於2%,隨着人幣加入SDR,各國央行會循序加大對人幣資產投資,「出年底(佔比)double係好可能(由2%升至4%);嚟緊5年預計可以升到5至10%,折合人幣計等值約4至7萬億元人幣資產,呢個量已經好大。」
恒生銀行(011)執行董事馮孝忠亦同意,到明年底,人幣作為全球外儲資產佔比,「由目前2%以下去到約5%,係合理及偏向保守估計」,但實際情況,要視乎IMF最終決定人幣在籃子貨幣內所佔權重。
他認為,人幣准入SDR的最大意義,是推動人幣使用將長期增加(包括貿易結算、投資及借貸),此舉有利國家倡議的一帶一路政策,在落實亞投行基建項目,投資發展及貸款融資時,爭取以人幣作為計價單位及使用。不過,他認為SDR因素,不會對人幣滙率產生短期強心針作用,未來人幣表現,主要視乎美元強勢及外圍市況。
央行及主權基金,增持人幣儲備的過程審慎緩慢,但劉潔表示,下一階段當全球主要債券及股票指數基金,亦納入人幣資產成份,私營機構擴展速度會較快,「一旦加入這些指數,便可以短時間內,將人幣資產權重提升到相應參考指數的權重,基金增持資產速度可以很快。」
另一中資行財資主管則說,央行是否增持人幣作為儲備資產,端視本身與中國貿易量多寡,及交易對手願意接納人幣的程度,並無「一對一比例」,美元在SDR權重佔比約42%,但全球外儲佔比卻達6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