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全力以赴,自主作賽,打出香港精神 - 李怡

蘋論︰
全力以赴,自主作賽,打出香港精神 - 李怡

港中足球「世紀大戰」三天後在香港舉行。儘管人人都說體育不涉政治,但如果不是近年香港的政治形勢,低水平的港中球賽豈會進入只愛英超西甲的香港球迷眼簾?更何況連平日完全不看足球的女士們都關注?因此,說17號的球賽是全城關注的大事,毫不誇張。
先談幾個不算太枝節的話題。一是正名。一些電視台將這次港中賽稱為香港隊對賽國家隊,這是錯誤稱謂。國際足協定名是中國隊而不是國家隊。若說國家隊那麼幾乎所有的參賽隊都是國家隊。香港是作為一個獨立團隊參賽的,說香港對賽國家隊,就會有「一國大於兩制」的矮化香港的含義。其次,是作賽場地,康文署以本月七、八兩天在大球場舉行七人欖球奧運資格賽,對草地有一定程度損耗為由,拒絕港中賽在可容四萬觀眾的大球場舉行,只能選擇容七千多人的旺角場。有體育界識者認為,如草地損耗,那麼七人欖球的最後決賽也不適宜舉行,若可以舉行七人欖球決賽那就不在乎舉行多一場球賽,因此這位識者不排除是特府不希望幾萬人進場為港隊打氣。其三,這麼一場掀動香港市民情緒的球賽,港府所有官員竟然都裝聾作啞,沒有一人發聲撐港隊贏波。這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怪異現象。

總有政治考量的困擾

上述幾點顯示香港隊與中國隊作賽,總有政治考量的困擾。三十年前的5.19,據聞香港足總已經不太鼓勵香港隊贏波。2004年也是在11月17日,香港隊作客廣州與中國進行世界盃外圍賽的小組煞科戰。由於中國須以較佳的得失球才能壓倒科威特出線,於是出現7:0大勝香港的賽果。香港球迷懷疑港隊是否對中國隊「放水」。但誰料居然少算了入球,結果仍然比科威特少一個入球而無緣出線。於是這場撲出中國隊12碼的港隊門將范俊業,賽後備受中國球迷責難,香港也有報章予以譴責,似乎嫌放水放得不夠。是政治還是體育?
今年這個2018世界盃亞洲區分組賽的賽事,香港受到的政治壓力就更大了。因為自稱足球迷的習近平掌大權,宣稱他的中國夢包含足球夢。早在2011年他就對訪客說有三個足球願望:第一,是中國足球隊打進世界盃決賽周;第二,是中國舉辦世界盃;第三,是中國有朝一日能獲得世界冠軍。他在多次外訪包括最近訪英時都談足球,都說他的足球夢首先要實現第一個願望。今年他主持中央深化改革小組會議通過了《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又由足球專家、體育教師共同編寫《中小學校園足球教材》,要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中生都學踢足球。看來是要用政治力量去為他圓夢。
這次世盃亞洲區外圍賽共分8個小組,每組第一名和4支成績最好的第二名可晉級12強,12強再分兩組作賽,首名及次名可晉身世界盃決賽周。現在中國和香港所處的分組形勢,首名屬卡塔爾,香港暫居次名,中國居第三。17日港中戰香港若贏,則中國出線無望矣;若賽和則港中皆有次名出線機會;港隊輸就中國出線機會大增。港隊主導了習近平的足球夢,你說香港特首高官是不是都希望港隊「識做」呢?
但香港市民的社會意識走向正好與特首高官相反,從2004年到今天,香港人守護香港、抗拒中共和大陸侵凌的意識越來越高漲。9月3日,全城為香港隊打氣之下,港隊作客守和了排名比香港高72位的中國隊。現在第二輪比賽,香港隊仍處於彼強我弱形勢,香港隊靠的不是奇蹟,而是將士用命和在守護香港意識推動下的全城支持。

噓自己國歌極為少見

在各場比賽中,球迷的噓國歌受到國際足協的罰款,香港足總和港官也擔心這樣的事仍會在17日的球賽時發生。通常,國際足協懲罰的是球迷噓對方的國歌,大概國際足協未搞清楚香港球迷噓的是自己國歌,因為這種情形極為少見。而這正反映香港人拒絕中國人身份認同的趨向。世界盃外圍賽可以說助長了這種趨向,既激勵了香港的足運,也激勵了香港人對香港的歸屬感。
上次港中賽前,港隊隊長葉鴻輝接受訪問,他說:「我是中國人?我唔係咁認同呢句話。我土生土長,同中國冇關係。我會話自己係香港人,但唔會無啦啦話自己係中國人。」他同自己講:「香港越俾人睇死就越要有表現,就算今次我贏唔到,我都要阻住你出線。」
「唔好俾人睇死」就是香港精神,但又不完全是香港精神。香港精神更重要的是尊重制度,公平比賽,不是一定贏,但一定盡全力。期待香港隊在政治壓力下,以獨立團隊而不是在「一國大於兩制」的觀念支配下作賽。全港市民寄望香港隊全力以赴,向世界和中國表明你們一定會自主作賽,會為香港人守住我們的基本價值。
( https://www.facebook.com/mrleeyee )

李怡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