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好×果籽】碧咸 堅尼 蘇亞雷斯 足球明星的高濃度人生

【讀書好×果籽】碧咸 堅尼 蘇亞雷斯 足球明星的高濃度人生

執筆之際正在回想今天的奇遇。我到訪尼泊爾地震災區廓爾喀(Gorkha)山區,學童只能用簡陋的臨時課室,加上印度封閉部份邊境,燃料短缺,山區村巴停開,學童惟有徒步上學。沿途油站大排長龍,四處有軍警維持秩序,災害遇到人禍,雪上加霜。地震後迎來第一個旅遊旺季,眼看泡湯,樂天的尼泊爾人也開始埋怨。早上到巴克塔布探訪受災中學,我竟然遇到球星碧咸。

早上校門外有三兩人群聚集,其中一位少女身穿英格蘭球衣,手執印上Beckham的皇馬球衣,在探頭張看,我隨口問她今天碧咸來這裏嗎?她用力點頭。半小時後人群開始聚集,忽然人聲鼎沸,碧咸在記者簇擁下走過來,還打了招呼。碧咸到訪是當地大事,晚上與店員聊起,他們仍興奮不已,為情緒低落的當地人帶來刺激。運動明星的魅力,比電影、音樂明星有過之而無不及。

運動員生涯起落戲劇化

運動明星吸引力不止是體育上的成就,更多是來自他們的人生經歷,有人說運動員的人生濃度十分高,因為可能在短短十多年的生涯中,已經歷了其他人一生的起跌。本地讀書人多看不起運動及娛樂明星傳記,認為是自吹自擂的個人宣傳作品。但我認為比起政客傳記更值得看,因為「隱惡揚善」的成份較低,尤其出自傳的主角是國際級人馬,生涯起落更戲劇化,試問當碧咸、堅尼、蘇亞雷斯與陳七相比,哪一個人生經歷會更吸引,大家心中有數。碧咸自傳《My Side》前年出版,頗受關注,因為他主動揭露曾經情同父子的領隊費格遜反面過程,包括在足總杯敗於阿仙奴後向他擲波砵,令他額頭受傷。體育傳媒愛報八卦料,但碧咸人生的起跌,又何止限於同費Sir交惡一幕,世界盃報復施蒙尼一腳被紅牌趕出場,英格蘭出局,少年得志忽然間變成人民公敵,最後為曼聯在歐聯決賽擊敗拜仁捧起三冠王,重登高𥧌,這過程才是值得我們學習。

蘇亞雷斯自傳剖白咬人的心路歷程。

堅尼在足球上的成就本可以更高,可能是性格使然。

碧咸自傳,眾人焦點是他與費Sir的恩怨。

自傳貴在坦誠

在眾多足球明星自傳中,有兩本頗受談論,一是同屬曼聯的中場鐵漢堅尼與Roddy Doyle合著的第二本自傳《The Second Half》及以咬人見稱的「哨牙蘇」蘇亞雷斯去年底出的自傳《Crossing the Line》。堅尼性格火爆,自傳毫不掩飾,直插費格遜陰濕,又對自己蓄意用收山腳報復曼城球員賀蘭特,令他結束運動生涯,毫不後悔,自傳主人性格活現。堅尼隊長鑄造了曼聯球隊的鐵血性格,閱讀堅尼自傳,是真人活生生演繹甚麼叫「性格決定命運」。

至於去年出版的「哨牙蘇」自傳,我認為比堅尼、碧咸、甚至費Sir的自傳更好看,因為他夠坦白,不如上述三人互相指摘。哨牙蘇甚具爭議,他球技無容置疑,是世界級前鋒,但天生有鋪咬人癮,由荷蘭已開始咬,一路咬到英超,再咬到世界盃,最終被國際足協重罰,並曾禁蹅足球場。「你付出一切後,你並不想停下腳步,你不能忍受失敗。這並不是因為我想要贏,而是我必要要贏。失敗的恐懼籠罩了我內心的一切,即便全場至少有兩萬雙眼睛在盯着我,我也以為不會有人看見。」蘇阿雷斯剖白自己咬人心理,這正是球星爭勝壓力下的內心掙扎。這本自傳另一主角是他伴侶索菲亞,將一個烏拉圭貧民街頭小子引入正途,令他不再胡混,成名後走過禁賽低谷,最終在西班牙巴塞隆拿再登高𥧌。
只要坦誠,運動明星的高濃度人生才能煥發光彩,吸引眾人眼光,安撫及鼓勵人生。

碧咸粉絲一早在學校門口等候。

撰文:劉細良
編輯:李寶筠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