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為升格大學催迫教員讀博士

大專為升格大學催迫教員讀博士

【本報訊】《蘋果》發現不少大專院校的教員,都是國際排名較低大學的博士畢業生,除捲入醜聞的兩間菲律賓大學榜上有名外,另外還有一些無國際排名的內地大學。有教育界人士指,近年不少大專有意升格為大學,有人會催迫教員盡快取得博士學位以增加學校的「學術水平」,故部份教員會選擇較差的學位,甚至可能以不正當方法極速畢業。
記者翻查樹仁大學網站,發現商學院特別多教員是菲律賓博士畢業生。經濟及金融學系17名教員中,有5人是菲律賓比立勤國立大學(Bulacan State University,BSU)的工商管理博士;工商管理學系28名教員中,同樣有5名BSU博士。行政系主任司徒永富有美國南密西西比大學博士學位,高級講師鄭利泉有中醫藥大學博士學位,但以上3間大學在QS國際排名榜上都沒有排名。

仁大聲明:教員非國力學生

仁大昨發表聲明,指該校只有小部份教學人員是BSU學生,而且是透過香港管理專業協會報讀,並非涉偽造文件的國力書院。聲明強調,教員平均用約3年時間完成課程,相關教員已加入仁大逾10年,校方當時是基於他們的碩士學歷及工作經驗而聘用。2006年獲正名為大學的仁大又指,過去10年升格過程中,教員是基於個人意願而尋求學位增值,又強調現時「新的教席聘任均具博士或以上資歷」。翻查資料,一直有意升格為大學的恒生管理學院及珠海學院,商學院中也分別有至少7名及3名教員的碩士或博士學歷,是來自無QS排名或排名超過700的外地大學。珠海回覆指,校方從無定下時間表或硬性規定教員進修。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大專為了升格為大學,會出現「溫馨提示」教員盡快讀博士的情況,他本人1995年加入教育學院教書時,也親身感受過教院「提示」教員讀博士爭取升格的氣氛。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回應指,無規定院校需擁有若干數目的職員具備博士學位,局方也認為規定「量」的做法不合適,會同時考慮教員的能力而作出「質」的判斷。但有教育界人士指,大專始終會想「執靚盤數」,容易催迫教員進修。
■記者陳建平、袁柏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