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血癌病人失救案作供  力數八重失誤 專家斥 伊院 瑪嘉烈 浪費救人時間

為血癌病人失救案作供  力數八重失誤 
專家斥 伊院 瑪嘉烈 浪費救人時間

【本報訊】瑪嘉烈醫院4年前有病人疑因延誤治療致死,患血癌的士司機因細菌感染發燒,到伊利沙伯醫院求醫,後被轉介到瑪嘉烈醫院,卻一直未獲注射抗生素,最終死於敗血病。死因庭去年5月應家屬要求召開研訊,昨恢復聆訊。如非有八重失誤,專家證人指死者原可避免死亡,但他進入公共醫療系統4小時42分也得不到適當治療,發生一連串不應出現的事故。遺孀在庭外表示心情仍未平復。
記者:勞東來

港大教授鄺沃林昨以專家證人身份出庭作供。

死者宋海洲(51歲)於2011年7月被確診患上血癌,8月發現其妹的骨髓適合移植,稍後進行手術。死者10月底因體內導管發炎須在瑪嘉烈醫院留醫,在10月31日出院,翌日因發燒到伊利沙伯醫院求醫,再自行搭的士轉到瑪嘉烈,同日下午3時死亡。法醫指死者因血癌化療緣故,細菌感染時抵抗力不足,終因敗血病死亡。
死因庭昨傳召香港大學血液腫瘤科講座教授鄺沃林作專家證人,他指任何受過訓練的醫護人員也清楚,以死者當時情況須立即施用抗生素,若是他會馬上施用,「一分鐘都唔想等」。但當日醫護人員浪費很多時間,死者最終沒獲得所需抗生素。他指以死者當時情況,若不即時接受治療百分百會死亡。

指不應批准出院

鄺列舉了一連串不應發生的事故,包括瑪嘉烈不應批准他出院,又沒處方適合藥物給他傍身,而當時死者體內中性白血球數目低至儀器不能量度,如受細菌感染可迅速死亡。
鄺指,事發時死者病況比急性心臟病更危險,一般不會批准死者自行轉院。伊院急症室有針對血癌病人的指引和藥物,但負責醫生因考慮家屬想到原診醫院治療而轉介,鄺認為除非當事人堅持,否則轉介與否應基於醫學理由而非個人意願,但須簽名作實。他又指醫護人員警覺性低,不可能叫病人自己乘的士轉院。

死者宋海洲遺孀及兒子昨表示心情仍未平復。

此外,死者轉到瑪嘉烈急症室長達1小時34分後才被送上內科病房,鄺坦言不明白。他認為死者應被列作最高的5級昏迷,而非當時所列的3級,護士因此沒第一時間通報醫生。
鄺又提到瑪嘉烈急症室醫生當時雖有處方抗生素,但急症室和內科病房均沒相關抗生素,最終趕不及向藥房索取。他指醫管局檢討事故後,現時所有急症室均備有相關指引和藥物。
死者兒子結案陳詞時指,事故對他和母親造成永久傷害,但事故亦令公院急症室備有抗生素和指引,可令同類病人不會在沒治療下死亡。他斥瑪嘉烈急症室對緊急轉介信視而不見,令死者在急症室久等也得不到治療,質疑對方是否具專業知識及沒責任心。
醫管局代表律師陳詞則指,敗血病本身很危險,即使及時施救仍有兩成機會死亡,認為死者死於自然。案件於本月18日裁決。
案件編號:CCDI-476/2012(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