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期發展商為吸客,自己做埋「財仔」,提高按揭成數,美其名助市民「上車」,實際趁美國加息前散貨。政府經濟顧問昨日指出,雖然近日樓市成交量減少,但9月整體樓價按月亦上升0.2%,相較97年的樓價高位,超出77%,樓價依然維持高位,與市民供款能力仍脫節,存有泡沫風險。
記者:黃嘉銘
發展商近期以提高按揭成數的招數吸客,不論中小型住宅,抑或豪宅新盤亦推出類似的計劃。
最經典一定要數九建(034)劏房之城紅磡環海.東岸,發展商系內財務公司可以為買家承造35%二按,一、二按累計最高按揭95%,而信置(083)西半山Cluny Park昨日公佈11伙單位的價單,折實呎價都要3.65萬元,幾乎個個單位定價都近億億聲,但買家可向賣方指定之融資公司申請第二按揭,金額最高為成交金額35%,第一及第二按揭總金額不超過成交金額80%。
加上新地(016)、恒地(012)等紛紛都推出提高按揭成數優惠至最少八成,連同今日賣樓的嘉里(683)屯門滿名山及會德豐(020)將軍澳Capri,都分別提供最高樓價85%一按連二按,一眾地產商可以講得上是完全無視金管局的收緊按揭措施。
新地 恒地 提供高成數按揭
事實上,據政府經濟顧問陳李藹倫昨日公佈《2015年第三季經濟報告》時稱,最新置業供款負擔比率繼續惡化,增至64%,如息口增加3厘,負擔比率升至83%,接近97年高位,她提醒市民,外圍尚存有不利因素,近期本地經濟現下行風險,市場將存有波動,加上美國正準備加息及住宅供應量不斷增加,有意置業者要小心留意風險。
同時,報告提及到住宅物業市場在第三季轉趨淡靜,成交量較上季銳跌13%,住宅物業價格在第三季內的升幅放緩至1.5%,而今年首兩季升幅分別為4.7%及3.4%。然而,9月的整體樓價仍然較97年高峯超出77%,反映出樓價依然與市民供款能力脫節,存有泡沫風險。至於第三季內住宅租金溫和上升2%。
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美國根本難以加到3厘息,不過,近期發展商以提高按揭成數的招數吸客,散貨意圖十分明顯,反映出地產商是看淡後市方會想賣樓套現資金,到底是助市民「上車」還是「上白車」,置業者要小心考慮清楚。
不過,產業測量師張翹楚表示,政府指出最新置業供款負擔比率增至64%時,亦需注意真正需要供樓人士的數量有幾多,他分析指,現時本港有近60%業主毋須供樓,供樓人士按揭貸款只佔樓價約一半,加上有手頭現金,相信二手業主持貨能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