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幣中間價九連跌,加上人行未有明顯入市干預,人民幣滙價昨日錄個半月新低,在岸價收報每美元兌6.374元(人民幣.下同),按日跌0.08%,離岸價則曾低見6.4154水平,兩岸滙價差距一度達414點子。分析認為,中國經濟下行風險難以消退,加上企業信用違約風險上升,人民幣仍有貶值壓力。
記者:黃珮琳
中間價九連跌引領下,人民幣在岸價(CNY)連跌三日,昨日再跌48點子至收報6.374,日內低見6.3764,全日成交僅150.22億美元,離岸價跌幅更為明顯,曾一度跌至6.4154水平,下午近5時開始稍為回升至6.405水平,截至晚上10時30分,離岸價報6.4096。
今年以來累跌逾3%
今年以來,人民幣跌3.04%,至每百港元兌82.68人民幣。滙豐環球研究大中華區經濟師朱日平估計,人民幣未來仍繼續輕微貶值,惟相信對內地金融和出口市場的影響有限,年底目標價為6.5。
中國經濟增長疲弱,首季、次季均錄7%增長,而上季則錄6.9%增長,達到官方「全年保七」目標甚具挑戰,近期公佈的經濟數據亦不理想,10月份通脹數字按月跌0.3個百分點,至僅升1.3%,意味內地需求疲軟,以及經濟持續放緩。而當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則按月降5.9個百分點,意味企業須出售更多產品才能獲利並償還債務,企業違約風險日增。
內地貨幣政策持續寬鬆,惟銀行擔心壞賬風險而惜貸,以致內地10月新增貸款及社會融資大跌,新增貸款為今年新低,僅錄5,136億元,大幅低於預期的8,000億元,並較9月減少52%;社會融資規模僅增4,767億元,大幅低於預期的1.05萬億元,傳統貨幣政策傳導至實體經濟並不奏效。
東亞銀行貨幣及利率交易部高級市場分析師賴春梅表示,過去離岸價於6.3至6.4之間穩定地徘徊,主要是有人行出手干預,如今包括新增貸款、社會融資等多項中國經濟數據差,人民幣仍有貶值壓力,「6.41肯定未見底,短期先試6.45水平」。
人幣納SDR本月揭盅
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簡稱SDR)決定,將於本月揭盅,賴春梅續指,即使人民幣順利加入SDR,對滙價支持作用不大,主要是市場已充份反映此項利好因素。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主管林俊泓則指,離岸價出現調整主要是人行未有干預市場,加上市場再傳人行將於短期內減息降準,人民幣勢受壓,惟他相信人幣滙價於IMF開會前夕偏向穩定,料離岸價可守住6.42水平。
【專家意見】
年底目標6.5
滙豐環球研究大中華區經濟師朱日平:人民幣年底目標價為6.5,估計未來仍繼續輕微貶值,但相信對內地金融和出口市場的影響有限。
仍有貶值壓力
東亞銀行貨幣及利率交易部高級市場分析師賴春梅:過去離岸價穩定於6.3至6.4之間,主因是人行干預,如今多項經濟數據差,仍有貶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