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角】航空母艦對付六七暴動港英海陸空圍剿左派

【北京北角】航空母艦對付六七暴動
港英海陸空圍剿左派

出動航空母艦、海軍直昇機在鬧市盤旋、警察從天而降,這些電影情節竟在香港發生!48年前,北角曾出現一次大規模的海陸空軍事行動。一位是當日被圍困的左仔,一位是從天台包抄的防暴警察,兩人帶大家回到1967年,重塑轟動一時的「魔犬」行動。
記者:蘇汝卿 攝影:李錦鏵 馮就康

六七暴動高峰,左派四處放炸彈,不少市民、英軍傷亡。1967年8月4日,港英政府終於反擊,圍剿盛傳為左派「軍火庫」、「地下診所」的僑冠、新都城大廈。其時任職督察的林占士說:「不止是突破性,更是全世界第一次有警察聯合軍隊。」該行動名為 Baskerville,沒有官方中文名。林占士笑言:「我們是從地獄來的魔犬,因為這個名來自福爾摩斯小說的改編電影《魔犬驚魂》。」

1967年8月4日,英國皇家海軍的直昇機降落新都城大廈。(照片由林占士提供)

七月下旬,林占士自願參與這個神秘行動,行動前一天才收到具體指令。據他憶述,8月4日行動規模非常誇張:「那時第一次看到航空母艦,是英國的競技神號(Hermes),停在添馬艦(即現時解放軍總部),上面有4架直昇機。」然後,「魔犬」一行八隊,由督察帶領,每隊八個,早上六時上甲板,約十分鐘直昇機由中環飛到北角,游繩降落到目標大廈。林占士記得督察的裝備有一支輕機槍,3梭子彈,每梭有30發,還有水和三文治:「給我們的訓示很簡單,看看有沒有可疑的人。但不知道有多少反抗,也不知對方有何武器,所以有心理準備,是一場持久的困獸鬥。」

自稱「老愛國」的陳江雄,當年住在新都城大廈4樓:「聽到嘭嘭聲,逐間搜屋,你要開那些房間,給警察看。他們警告我們要留在家中。」他坦言事出突然,之後看報道才知具體情形。林占士指當時新都城落成不久,有不少「吉」單位,「沒人回應的單位,我們會把門撞開或踢開。」然而動用過千警力,又封鎖街道,最後只拘捕了30人,包括漢華中學校長黄建立、港燈職工會主席陳照康等數個領袖。林占士負責的新都城,甚至沒找到甚麼可疑人物:「在英皇道坐下,面對華豐國貨,最後既失望又無癮,很累。」

當年港英如此勞師動眾,是因為北角確實為左派基地。60年代,首批中資大型建築 —— 新都城大厦 、僑冠、僑輝先後在北角插旗,內藏很多左派機構。小半山的堡壘街、清華街、清風街,也開始成為新華社(即現時中聯辦)、華潤、港燈工會等愛國組織的員工宿舍。林占士覺得「魔犬」行動的意義大於成效,港英政府是想藉此擺出強硬姿態:「是要告訴當時香港的左派人士:姑勿論你躲到哪、堡壘有多堅固,我們都可以攻破。」

六七期間雖然住在北角,但林占士有家歸不得,幾個月來在明園西街、糖水街一帶日夜駐守,更曾在北角道射擊一群縱火的左仔。對於這個老地方,林占士表示:「烏煙瘴氣,對北角沒有甚麼感情。」

六七暴動,林占士日夜駐守北角明園西街、糖水街一帶,「不少經過的街坊感謝我們,我覺得警察的形象改變了,從『有牌爛仔』變成守護者。」